阅读历史 |

第156页(2 / 2)

加入书签

好了好了,你就别安慰我了,让我自己呆一会儿,你也累了,去后面抱厦休息去吧!

苏婉也只能暗暗叹息一声,行礼告退了。

就在苏婉出宫回到灵璧侯府的时候,京城所有关注这件事的人家也都接到了消息,顿时各种传言满天飞。

因为旨意还没下,宫里的人也不敢传递真正的消息出来。

所以,传开的流言,并不靠谱。

传的最多,最被认可的流言,就是灵璧侯夫人的外甥女被qiáng制送出宫,想必是进宫无望了,要不然,直接一道旨意让她留在宫里便是了,何须多此一举让她出宫?

不少人家都在暗地里幸灾乐祸,之前还在羡慕灵璧侯府,现在却毫无顾忌地在背后嘲笑他们。

而听到苏婉出宫的消息,最高兴的莫过于寿宁大长公主,和昌武侯太夫人她们了。

寿宁大长公主的脸上,yīn郁了一个多月之后,终于又露出了笑意。

本宫就知道,那小苏氏是个没福气的。就算得了陛下宠幸又如何?最后还不是被赶出宫门了?陛下是个喜新厌旧的,小苏氏如今出了宫,会不会想起她还是一回事,更别说是接她进宫了。

一旁伺候的曹嬷嬷也笑道:殿下说的是,那小苏氏的出身就摆在那里,如今就只是一个土郎中的女儿,陛下还真能将她放在心里不成?不过,殿下,既然小苏氏已经出宫了,计划是不是也该实行了。

寿宁大长公主点了点头说道:此时时机正好,虽然已经确定小苏氏不会进宫了,但谁知道陛下会不会突然想起她来,所以,还是尽快除掉的好,免得夜长梦多。

是。曹嬷嬷应道。

那赵氏如何了?寿宁大长公主问道。

曹嬷嬷道:她每天都在家里,几乎从不出门,我们的人都监视着呢!

那苏文那个小崽子呢?

苏文还在首善书院。顿了顿,曹嬷嬷又道:我们想要动她,怕是不太容易。

寿宁大长公主皱了下眉头,道:算了,只赵氏一个人也足够了,本宫就不相信,她会不顾她亲生母亲的死活。

------题外话------

累得爬不起来了,好紧张,我终于再九点之前赶出来了,厚着脸皮给自己点个赞

ps:月票榜竟然冲到第五名了,真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你们实在太厉害了高兴地打个滚~

伸手要月票,星星眼看着你们~

☆、第四十章 惊喜

曹嬷嬷先是应了一声,忽然犹豫了一下,说道:殿下,其实奴婢觉得,殿下与其用赵氏的xing命来威胁小苏氏,倒不如我们煽动赵氏让她亲自去揭穿她,效果岂不是更好?如此一来,我们也能置身事外,就算失败了,对我们也没什么损失。

她这也是为大长公主考虑,毕竟,随着大长公主越来越不得圣宠,声势已经大不如前。小苏氏才刚出宫,宫里那位未必就完全放下了她,万一被发现是她们动的手脚,说不定又是一顿排头,而且那小苏氏还讨了太后娘娘的欢心,真计较起来,她们也落不了多少好。

失败了这么多次,她们也该谨慎一些了,只大长公主霸道惯了,根本不知道收敛为何物,再继续下去,说不定真得栽在这个小苏氏身上。

寿宁大长公主也不是个蠢笨的,只是一直放不下心中的骄傲,也放不下自己的身份和矜持,不愿意妥协,现在听到曹嬷嬷的话,即便心中有些不甘,也知道她是为自己好,不由轻叹一声道:还是嬷嬷想的周到,怕只怕那赵氏不肯配合,毕竟,小苏氏是她的亲生女儿,就算是心里伤心女儿骗了她,也未必就真去拆穿她,虎毒不食子啊!

曹嬷嬷脸上却露出一丝怪异地笑容,说道:殿下,这也未必!您忘了,上次方巧灵只说了几句小苏氏是邪祟的话,那赵氏就差点让人烧死她,若非了通禅师恰巧赶到,那小苏氏现在恐怕早就化为灰烬了。就这样,那赵氏还一直认定小苏氏是邪祟呢,一直不肯亲近她,所以那昌武侯府在小苏氏死的时候,为了息事宁人,给了她一些钱财,她才如此轻易就接受了。奴婢活了这么多年,还从来没见过这么糊涂的妇人呢!

听到这里,寿宁大长公主脸上也露出一丝笑容来,但是听曹嬷嬷提起昌武侯府,她又忍不住冷哼了一声。

如今,她对昌武侯府的不满已经达到了极点,甚至还有诸多怨恨之意。小苏氏在时,他们就为了小苏氏三番两次打她的脸,后来好不容易把小苏氏送走了,她对昌武侯府的怨气也淡了一些,谁知道,他们竟然又搞出这等乌龙来让她堵心。既然如此,也别怪她不顾昌武侯府的脸面了。

小苏氏的身份若是bào露出来,肯定会波及到昌武侯府,甚至连她的外孙和外孙女也会受到影响。但是,就算如此,她也顾不得了,打不了以后补偿他们便是。

毕竟那只是外孙而已,一年也见不了几次,感qíng能有多深?该放弃的时候也会放弃。

寿宁大长公主跟显德帝不愧流着相同的血,论起任xing来,她不比显德帝差多少。

寿宁大长公主道:如果那赵氏肯听话,自然是再好也不过了。就算不听话也没关系,她最看重的就是她的儿子,一直盼着他能光耀门楣呢,在只要拿她儿子的xing命不,只要拿她儿子的未来做威胁,本宫就不相信,她会无动于衷,而且,她还不敢把我们供出来。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