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43页(1 / 2)

加入书签

咳咳,诸位大人我们继续吧。

呵呵,继续继续

殿下先把那支笔放下来吧

可惜古侍中去了北燕调度粮糙,否则肯定不会任由陛下这么散漫!

少说几句吧,太后还在南山上呢,陛下心中焦急也是正常

因为拓跋焘不在,太子年幼嘴巴又严,一些重臣不免窃窃私语了几句。崔浩则是在辅助太子监国的过程中发现了拓跋晃比拓跋焘耐心更好、更接受汉学,所以犹如发现了什么新的乐趣,开始一心一意的辅导起他来。

太子殿下,既然陛下让您听政,那么我们先来讨论第一条

***

拓跋焘快步离开前殿,朝着武昌殿而去,边走边询问身边的罗结:怎么样,宗室里可有人招供?不是说白鹭官已经找到了从后山爬上去的小路了,可爬的上去?

虽有小路,但陡峭无比,恐怕只有擅长攀山的蛮人和住在山上的猎户能爬上去。但这些人不见得有武力和山上的甲兵相斗,万一打糙惊蛇,反倒坏事。罗结心中也有些不安,毕竟整个布局是他提出来的,但现在出现了变化。

几位王亲倒还算安稳,大长公主们也都纷纷来为夫婿请罪,愿意被贬为庶人,只求给他们留条活路。

活路?若阿母有事,他们都要给我去死!

拓跋焘头上青筋直冒,捏着拳头一下子擂到墙上,吓得旁边的小宦官缩着脖子连连退了好几步。

确实不能姑息,花将军入宫平乱时曾命虎贲军擒拿了一个叛军,此人经审讯后却是黑山军中退下来的军户。那些闯太子东宫的柔然人大多是黑山军罗结心有余悸地说道:都是难得的猛士,不是有把柄被人捏在手里,就是还乡后过的潦倒,还有在军中受到冷遇,想跟着大gān一场为自己赚个出身的,都是能征善战的儿郎,如今

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再能征善战也不过是个祸害。拓跋焘不以为然地冷哼,黑山出了花木兰,出了狄叶飞,出了那么多忠勇之士,这些人心xing不坚,素行不良,好好审!看还能审出什么!

是。罗结年纪也大了,今日在朝上坚持的久了点,便有些jīng神不济,扶着墙竟眼冒金星,站不起身子。

拓跋焘见他这样吓得也是不轻:罗阿公,你怎么样!要身体不适就去休息!

无妨无妨,老毛病了,走急了就这样罗结摆了摆手,我只要

陛下,赫连公主求见!

一个宫人摸了上来,有些小心翼翼地看了拓跋焘一眼,又赶紧低下头去。

公主等了许久了,就等陛下您下朝

这次赫连公主立了大功,小皇子虽是假的,但她勇气可嘉,又成功掩人耳目,无论是宫中朝中都对她夸奖不已。

再加上她对太子殿下、小皇子都爱护有加,又是待嫁之身,许多人猜测等拓跋焘忙完一切,恐怕就要完成礼仪,将她封妃了。

她出身高,容貌好,xing格坚韧,说不得入宫就是夫人,如果手塑金人成功,恐怕皇后都跑不掉,这些宫人们乐得为她跑腿,卖些人qíng,哪怕有可能惹得拓跋焘不快都不顾了。

反正拓跋焘也不好bào起杀人。

拓跋焘听到赫连公主求见,顿时脸上都皱出个jú花。

哎呀,你看我这老头子,头也晕,腿脚也不好,我还是去歇着吧罗结突然双手扶墙,就跟一般年老力衰的糟老头子一般,颤颤巍巍地扶着墙走了起来。

你小子还看什么看!快扶我去休息!

啊?是是是是是。

那个来通传的宫人立刻疯狂地点着头,一把扶起罗结,两人哼哧哼哧地拔腿就走。

陛下,怎么办?

拓跋焘身边随身伺候的赵常侍以前曾认过赵明为gān儿子,也算是和赫连明珠有香火qíng,不免带着一些期待问起拓跋焘来。

拓跋焘发现身边的人纷纷变节,更是头疼不已,再看赵常侍满脸笑意,就差没在脸上贴个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顿时大感头痛地摇了摇手。

现在哪有心思想这个!昙无谶大师和寇道长请进宫了吗?

赫连明珠来找他肯定是兴师问罪的!还有可能是问花木兰的下落,总而言之,肯定不是他们脑子里想的那些香艳事qíng!

什么劫后重生抱头痛哭,什么qíng深意重成人之美

他娘的这几天也不知后宫有多少女人明里暗里的来告状了,每一桩每一件都来暗示花木兰让他带了绿帽子,赫连明珠和花木兰曾有私qíng。

有私qíng个鬼啊!

他花木兰天生就没这个能力!

陛下,赫连公主和花将军都是心胸开阔之人,必定是有什么误会,您见见赫连公主,听她说说也没什么

赵常侍抿了抿嘴角:再说

我不怀疑他们有什么,现在我还没功夫考虑这个不对!我跟你解释这个gān什么!

拓跋焘瞪大了眼睛看了赵常侍一眼。

随我去见昙无谶和寇谦之!

咳咳,是,陛下。

赵常侍无奈地咳嗽了一下,随着拓跋焘往求贤堂走。

昙无谶和寇谦之是花木兰失踪以后被请来的。那时候平城宫变,百姓人心惶惶,四门全部戒严,寇谦之和昙无谶虽都关心政事,但这个时候不方便出头,都只隐在宗门里,派出弟子打探。

好不容易尘埃落地,花木兰却突然失踪了,排除掉那巨石能把人碾没了的可能,只能往见鬼了、神仙救走了之类的事qíng上去想。

否则好好的大活人,怎么能就没了呢!

哪怕死了也有个尸骨不是!尸骨成粉了也要有血迹啊!

昙无谶和寇谦之则是齐齐看到代表花木兰的那颗星星黯淡了,均以为花木兰命中大限已到,已经死了,听到拓跋焘派人来召的御令,都是心中不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