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3页(2 / 2)

加入书签

睿宗帝出于对赵允佶的信任,且又有心扶持赵允佶,遂下旨将孟显来升为了富宁路府尹。

赵允佶未被睿宗帝这般严厉地训斥过,奏状没看完先骇的汗如雨下,却仍想狡辩一二,父皇,这刘燎会不会是妒忌上司,恶意诬陷了。

睿宗帝瞪着赵允佶双目几乎迸出火来,重重一甩手,转头向赵允旻冷笑道:之前你夸二弟爱民如子,真真可笑,富宁路的百姓被奸佞和天灾逼得生不如死,他半分不关心,只知替奸佞说话

话未说完,睿宗帝连连咳嗽起来,赵允旻欲上前替睿宗帝拍抚,可刚迈出一步就停了下来,手半抬起,怔怔地望着睿宗帝,终究还是神色黯然地低下头去。

赵允旻的举动俱落在睿宗帝眼里,睿宗帝心一痛,不期然地想起他曾惊为天人的荣妃,仔细看了,他的大儿子眉眼修长瑰丽,与荣妃生的是一模一样。

这辈子他只倾心爱慕过两个女人,一人是元禧皇后,另一人是荣妃,可二人皆先后离他而去,元禧皇后难产生下的云岚他视若珍宝,毕竟云岚天真浪漫,与她母后一般,而荣妃生下的长子赵允旻

睿宗帝怒目圆睁,他那般信任的甄家居然通敌谋逆,不但与亡国西周余孽书信往来密切,荣妃长兄甄文祈还娶了西周公主为妻。

背叛之痛钻心挖骨,荣妃亦畏罪了断了,让他如何再去疼赵允旻?

睿宗帝深吸口气,收回落在赵允旻身上的目光,缓缓说道:京兆尹门前草革上裹了五名滚钉板,浑身淌血的百姓,孟显来若不残苛百姓,百姓为何宁愿千疮百孔,也要上京告御状求公道。

听到还有百姓告御状,赵允佶彻底白了脸,开始改口,父皇,儿臣实未料到孟显来竟是这等人,当初他与孩儿大谈富宁路兴水利、修官道、开山路,大谈要如何为百姓谋福祉,对了,他还言一旦官道修成,父皇和母妃喜爱的陈紫荔枝,就可快马五日到京城了,孩儿真以为他是一心念着父皇和百姓的好官

瞎了你的眼!睿宗帝大声怒斥,赵允佶是他带在身边亲自教养的,竟然连人也识不清。

睿宗帝连传吏部尚书、刑部尚书等人入御书房,并速速拟好奏折。

查抄孟府,严查富宁路一案,孟显来等人押入京由刑部严审,他虽扩不了新宋国疆域,却也绝不放过任何一个鱼肉百姓的恶臣。

赵允佶垂首咬牙,他想保孟显来,但不敢开口说一个字。

父父皇。一直躬身在旁的赵允旻,小心翼翼地开口。

睿宗帝瞥眼看见赵允旻唯唯诺诺的模样很胸闷,你又有何事?

赵允旻慌张地说道:父皇,儿臣先才斗胆听到富宁路一案,心知百姓遇天灾之凄惨,孟显来这几年不断搜刮民脂民膏,又扣下了赈灾资粮,想来依靠盘剥百姓积累了极丰的家财,如此,不若将查抄孟府后的钱财物资散一部分于当地百姓,以免百姓因冻灾流离失所,毕竟春耕在即,今年富宁路已经少一季春茶了。

赵允旻说话时头也不敢抬,眼睛盯着袍摆上的彩绣蟒纹一眨不眨。

睿宗帝颌首道:你虽思虑不周,但想法与朕相合一二,已属不易。

赵允旻头埋得更低,儿臣谢过父皇。

睿宗帝疲累地坐回高背靠椅,见赵允佶满头大汗,无奈摇摇头,示意兄弟二人退下。

出御书房后,赵允佶于廊下停住脚步,赵允旻见状也只得陪着赵允佶。

赵允佶神情自然很难看,刘燎和进京告御状的草民是好大的本事,竟然能瞒过孟显来和他的眼线,一路顺利从富宁到京城,若说背后没人帮富宁路那帮子贱民,谁会相信。

奏状上的罪行证据亦列的井井有条,虽说有孟显来顶包,还引不到他身上,可孟显来是肯定没救了,富宁路这条财路真断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