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页(2 / 2)
小陶未注意到华琬情绪的变化,见华琬对中秋感兴趣,更加来劲了,琬妹,你知道吗,在很久很久以前,婶娘带我去钱塘江看过弄潮儿哦。
陶学录正巧过来,听到小陶说的话,笑着轻拍了下小陶脑袋,你这孩子,分明是前年的事,怎就成很久很久以前了?日子也不肯仔细记。
小陶吐了吐舌头,她隐约记得钱塘江看潮那日,她也想随弄潮儿涌到江中,偏偏被陶婶娘扯住,为此她还发了脾气。
华琬笑道:听说钱塘江的潮水很是壮观,弄潮儿更是惊险,中秋三日日欲西,一岁之潮盛今日,那潮水是如千军万马奔腾,又如巨龙能气贯九天一般,不过小陶姐去看潮,肯定给婶娘添了不少麻烦吧。
哼,才没有呢。小陶不服气,嘟嘴瞪华琬,那日分明是婶娘惹她生气。
两个傻孩子。陶学录宠溺地看着二人,今年是不能去了,过两年待华丫头在凝光院稳定,我若还走得动,再带你们一道去钱塘江过中秋可好。
好啊!
好啊!华琬和小陶皆抚掌欢喜,华琬由衷道:婶娘一定会长命百岁身体安康的。
没瞧出你也是个嘴甜的。陶学录掩嘴好笑。
三人笑闹着,屋外忽然传来了叩门声。
第48章 记起
华琬和小陶抢着去开门,见门外站着的是谢如英,华琬颇为惊讶。
谢如英朝华琬点点头,便同屋内的陶学录躬身见礼,学录大人,陆博士被大司成唤去问话了,一时走不开,特让学生过来传话。
陶学录走至隔门前,神情沉稳淡然。
近看了,谢如英发现陶学录嘴角弯起的弧度,与宫中女官及贵族女娘的十分相似,皆是礼数下教出来的。
谢如英脑海中电光火石般地闪过一个身影,那日初见她就觉得眼熟,这会终于想起是在哪儿见过,陶学录又是谁。
必是同一人了,谢如英虽心神大震,可惯来沉稳的性格令她面色如常。
学录大人,明日陆博士要与我们讲授玉器的雕刻、打孔、抛光,需要新陀子。谢如英对陶学录愈发恭敬。
都是准备好的,一会我让人搬到学舍去。
陀子是安装在水凳横轴上可以旋转的雕刻工具,前几日陶学录有带华琬去学习和尝试,工学堂里的陀子有木质、铁质、铜质、石质四种,每一种材质都有至少十式,不同的陀子在琢玉时作用各不相同,工学堂的工具规制与文思院、凝光院的不相上下。
辛苦学录大人了。谢如英传完话,颇具深意地看了华琬一眼,向陶学录告辞离开。
送走谢如英,华琬回屋内后与陶学录说道:婶娘,郑老夫人的那一匣宝石里,其中有几格放了青、白两色方玉石,学生想用玉石雕寓意为出淤泥不染的荷花,嵌金托做一套花钿。
陶学录颌首道:嗯,荷花有和为贵的寓意,做花钿是极好的,可雕玉费功夫,华丫头真决定要雕玉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