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9页(1 / 2)

加入书签

话说着,雍贵妆容上一双已渐中年的妙目便凝住龙椅上的楚昂。

qíng也是有的,爱也依旧是浓,只可惜光yīn把这qíng与爱负重,中间不知掺和了多少不屈与不甘。

楚昂自是读懂的,但这话听得他怔然,便问:各王府郡主皆鲜有进宫,老四更是几不与外朝jiāo道,不知贵妃何出此言?

呵,何出此言。

张贵妃便向殿外招招手,候在廊下有一会的刘广庆弓着腰匍进殿来。

金huáng盘龙的藻井之下,刘广庆高翘着太监袍,一句一顿嗓音回dàng:奴才打三年多前看见她与老朱师落脚酒楼,那老朱师傅说是宫里出来的太监,做得一手好面食。时常在后院里叫她:麟子,去给你朱伯再烫壶酒来。等那歪肩膀老太监再问起你,咱家替你回几句好话,也省得他老鬼总惦记,梦里头扰我不安宁。她就老纠正他名字,说叫错了,改叫梨子。说陆爸爸要晓得您喝酒,真该骂您两嘴呐。万岁爷问奴才怎么知道?那是因为奴才一条街的哥儿们背地里都喜欢她,常趴在她院墙头上听声儿。奴才确认是她无误。一边说着,一双深锐的眼睛便悄悄往四周打量,对那皇权金壁充满了渴慕与功利。

张贵妃说,十四年前隆丰驾崩当夜,后宫有高丽小主产下双胎,男婴死而女婴假以太监身份偷生。那女婴正是多年前烧死的小麟子,或者说是现下老四跟前正相好的小宫女陆梨。

一席话短短几句,却听得楚昂心底一震。当年宫中隐有关于隆丰遗子的蜚言,彼时肃王与老十二虎视眈眈,便不管那遗子是真太监还假太监,只要把人留下来,将来就是对自己与楚邹皇位根基的隐患。是以当年楚昂默许戚世忠烧死十岁的小麟子时,是并无动恻隐的。只是怎么也没料到,那孩子竟是个丫头。

楚昂有点恼怒贵妃的咄咄bī人,便又叫人去把戚世忠与桂盛喊了来。

秋日的紫禁城天高旷远,乾清宫露台上一片悄静,似覆掩着一抹风云将起的肃沉,叫人的心也抑抑不宁。

陆梨脚步顿了一顿,跟着小路子走进殿内。

看到那幽朦的正大光明匾额下,皇帝衣冠齐楚地正襟危坐着。底下金砖地上跪着颓唐的老二与chūn绿,另一个竟然是祭典上偶遇的刘广庆,高翘着屁股趴在地上不做声。

她到那时才晓得了chūn绿昨夜的遭遇,心中的惊愕与亏欠难于言表。楚邹立在仙鹤腿香炉旁,似是dòng悉了她的袭近,便拂了青蓝色的袖摆转过来。明明早上出来前还你侬我侬呢,此刻那俊逸的脸庞上却墨眉深凝,掩不住的苦痛与罪责。

她一颗心怎的却泰淡了下来,好似悬了几天的石头终于尘埃落定了。只是连累了李嬷嬷和吴爸爸。

陆梨便敛下眉目,轻轻地在chūn绿三人之后一跪:奴婢叩见皇上,叩见贵妃娘娘。

动听的女声在宫梁下dàng开,楚昂微动心绪。将一卷发huáng的画册掷去她面前,问:收养你的老太监,是把你当作小太监养了十年么?

隔了太久,那画册上的人像已模糊,但依稀可见眼熟的瓜子脸仁,顾盼楚楚的娇颜。旁边还有三个陌生的注释,应是十八年前高丽送至敬事房里入册的存档。

陆梨瞥一眼,脆生应是。

在沈嬷嬷同她说了朴玉儿之后,她原在镜子里偷偷端详过自己。那寂寞宫梁之下,她用胭脂轻轻涂着口唇,huáng朦的铜镜里便逐渐清晰出一张脸来。像隔着经年的旧时光,它的眼神且静且痴,生得与自己可真像啊,魑魑魅魅舍不得淡去。陆梨便隐约猜出了那是谁。

皇帝又问:既是戚世忠与李嬷嬷放了你出宫,缘何又改了名字再回来?

陆梨忽而便咬了咬牙,恭敬答:龙恩浩dàng,这宫墙之下什么也瞒不过万年爷的眼睛。只可惜一叶障目,却叫一个恶毒的女人瞒天过海逾四载。当年慈宁宫万禧娘娘与陆爸爸死得有冤,奴婢回来,只为替死去的人问皇上讨一个公道。

当今圣上最不喜被人质疑,这话说出来原是冒着砍头风险了。楚邹惊愕而忧虑的目光透过人群扫过来,陆梨不看他,兀自低着头字正腔圆。少女倾城绝美的身姿跪在金砖地上,无有人相帮,彷如遗世独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