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5页(2 / 2)

加入书签

她一说好话兆言便软下来,委屈道:“是啊,我在燕州逗留数月,各地渐渐都知道了。有些地方上的人精得很,故意把奏表直接送到燕州来,越级上奏以图重视。在洛阳有那么多台省臣僚帮我分担筛除,现在事无巨细什么都要我自己管,比在京中还要劳累呢。”

颖坤柔声安抚他:“陛下辛苦了。”

他趁机凑上来道:“朕每日处理政务那么辛劳,晚上到了后殿还得独拥冷衾孤枕而眠,再没有我这么可怜的皇帝了。你是不是该好好慰劳慰劳我?”

颖坤笑着躲开他的袭击:“所幸去岁今年风调雨顺,除燕蓟外都太平无事,天助陛下旗开得胜,免除后顾之忧。”

兆言道:“谁说风调雨顺太平无事,这么大的国家,东西南北气候迥异,年年都有灾沴,或大或小,你不知道罢了。”他忽然想起一事,别有深意地看了她一眼,往西南方向挪过去:“你来这边。”

颖坤被他看得有点发毛:“做什么?”

“你过来就知道了。”

她也膝行挪过去,发现他指着成都府:“川蜀之地,天府之国,湿润多雨,每年上缴的税赋庸调占全国将近一成。可是自从去年冬月开始,许多地方滴雨未下,春季禾苗枯而不发,今年定会欠收。尤其这个地方,”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点了点,“川滇交接之处,地下多盐卤,盛产井盐。这盐可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少了川南的井盐出产,西南这一大片地方都将面临食盐短缺。”

颖坤看向他指的地方,地名是两个字,有点模糊不好辨认。“干旱也会影响采盐?”

“井盐在石上凿深井,取地下卤水煎蒸成盐,井深往往需十丈以上才能够及卤水。造井艰难,浅者一两年,深者十数年。旱灾致地下河床枯竭,卤水流矢,许多旧井都采不出盐来,再往深处挖掘耗时又耗力,非短时之功。”

“哦,原来如此……”她有点摸不着头脑,“可是臣一介武将,既不熟川滇地理,也不懂盐井工事,陛下为何对臣说起这个?”

兆言嘴角噙着一抹莫测的笑意。她又看了一眼他所指之处,字迹模糊,凑得很近才勉强辨认出来:“这地方叫什么?盐泉?这块是不是被涂改过?”

他终于满意地笑了:“是。盐泉原名照盐,朕登基后为避讳改为今名,当时此图已经绘制过半,只好清洗涂改添加上去。”

颖坤眨眨眼:“陛下开明仁德,文籍名号只要不是‘兆言’二字连续就不必避讳,这还能遇上同音的,倒是凑巧了。”绕了一大圈,就为了说这么个事?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