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页(2 / 2)
七郎和靖平忙跪地叩见,颖坤初时愣怔,被七郎拉着跪下。
兆言命他们平身。他有五个月没见过颖坤了,骤然重逢,她仰起头直勾勾地望着他,目光凄切迷离。他心中暗喜,面上却还威严持重不动声色,缓缓踱下玉阶向她走去。
但是当他往下走了几步,她的目光却没有跟着他动,而是越过他身侧留在他身后某处。他不由也回头看了一眼,洞开的殿门内并无过多陈设,只能看到侧方一架屏风,旁边是与西厢的隔墙,有什么好看的?
他略感不悦,走到她面前问:“你来见朕,是有事启奏吗?”
颖坤仍望着殿内不答,七郎替她回道:“哦,陛下,是这样的,方才臣从外面回来,在宫门处遇见一名僧人……”把圣恩寺收容伤患缺药一事说明。
兆言听完,仍问颖坤:“药品一直都由你转运分发,这事你怎么看?”
等了片刻不见她回答,七郎怕颖坤失态,圆场道:“陛下,此处是您燕居之所,公事不如到前殿去议。臣刚在城中巡查归来,还有许多条议需请陛下指示。”
兆言点头先行,七郎暗暗扶着颖坤走出寝宫后院。到了前殿广场,四处有守卫持枪肃立,气氛大不相同,她终于心头平静了些,进殿后就刚才兆言的问题启奏道:“陛下,燕州原隶属前朝,后归鲜卑辖制,从未受过我大吴皇帝恩德泽被。陛下攻取燕州并非只为与鲜卑争雄,而是想将燕蓟长久纳入版图,燕州百姓自然就是陛下子民。无辜百姓因战乱而家破人亡受伤病之苦,此时正需要陛下彰显仁慈厚德、爱民如子的圣主之风。臣认为不仅应向圣恩寺拨放药材米面,还应广为宣导,让燕州全城都知道陛下是比鲜卑人更爱护燕蓟汉人的仁君。”
七郎也帮腔说:“圣恩寺,这名字也碰得巧,普济圣人恩泽,正好与陛下的仁举相应。”
兆言道:“燕州有数十万人口,消息传开了,还会有更多伤员往圣恩寺去。颖坤,你一向调度分配药材被服有条不紊,这事就交由你全权负责。不过切记我们后头还有硬仗要打,不可因小失大。”
颖坤不想一说他就答应了,叩首道:“臣替燕州百姓谢陛下圣恩。陛下放心,臣心中有数,定不辱命。”
兆言下座去扶她:“快起来。这里不是洛阳,在外面行军打仗还这么多礼数,又没有旁人,别一动就下跪。”
颖坤抬头触到他目光,不由低头后退了一步,站到七郎身边。他说得没错,这里不是洛阳,没有太后、贵妃、宰相、群臣,他是皇帝、三军主帅,乾纲独断说一不二,所以她更要谨守礼数,绝不僭越。
兆言伸出的手落了个空,只好讪讪地收回来,问七郎道:“你去城中搜寻,可找到宇文徊下落?”
七郎垂首谢罪:“臣鲁钝无能,已经搜遍街巷,仍无宇文徊的消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