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3页(2 / 2)

加入书签

“不是混沌是馄饨,在我们这里谐音‘稳当’,取义安稳平顺,每年冬至、夏至、过年都要吃的,和北方人吃饺子一个道理。”

“饺子又是什么?”

“和馄饨差不多,也是里面是菜肉馅儿,外头的面皮稍厚些,包法不同而已。过年还有个额外的彩头,这么多馄饨里面,有一只会包进去特别的东西,谁吃到了来年一定会有好运气……”

正说着呢,他那边嘴里就嘎嘣一声嚼到了什么东西,吐出来一看,竟是一枚亮晶晶的钱币。

“哇,你运气怎么这么好,百里挑一的概率都让你碰见了,我就从来没吃到过!这个硬币是奶奶包的,今年终于轮到我领她的大红包!”杨末兴奋掏出纸巾去拈那枚钱币。

“我的运气一向很好,”他笑道,“不然怎么能遇到你?”

她似嗔似羞地瞄了他一眼,举起硬币欢喜地跑进屋里去找奶奶要红包。旁边堂哥堂嫂都笑呵呵地起哄:“新女婿运气就是不一样,把我们家小妹拐走也就算了,连奶奶的大红包都落到他碗里!”

孩子们调皮淘气,馄饨没吃几口就跑去玩闹。胆大的男孩用线香点小鞭炮放,女孩们也跃跃欲试,又不敢靠近,只敢玩更简单的擦炮,在火柴盒上一擦点燃了,飞快地扔出去,捂住耳朵听自己放出那“叭”的一声,欣喜得意地拍手欢笑。

杨末招呼那几个小侄女:“你们胆子也太小了,放个擦炮声音这么小还害怕。给我两根,看我的。”

小姑娘把手里的擦炮递给她。她左右看了看,从墙根儿捡了个废弃的小铁盒,点燃一根擦炮放在空地上,飞快地盖上铁盒跑开,“砰”一声巨响,那铁盒被炸上了天,飞得足有三四层楼高,吓得两个小姑娘抱在一起哇哇乱叫,院子里大人都走出来:“谁又不听话啊,不是说了小孩子不许玩大炮仗的吗?”

杨末拉着他的手从院墙另一边逃走,一边跑一边大笑。他也被她逗笑了:“你是不是从小就这么调皮?”

她不以为意:“这还算调皮呀?现在的小孩儿太乖了,我们那时候玩鞭炮,扔水塘里炸鱼,丢小动物屁股后面炸尾巴,还有炸粪坑的呢……都说出来我怕教坏小朋友。”

得意洋洋地细数了一遍当年自己的丰功伟绩,回头发现他一直在笑,她不好意思了:“我就是这么不淑女的,你现在后悔可来不及啦。”

他笑着说:“幸好你不淑女,否则恐怕就轮不到我,早被别人抢走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