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页(1 / 2)
但是当时,作为一个才刚刚十四岁的懵懂少年,兆言被他问得一愣。等他回过神来想要争辩时,宇文徕已经先他一步走到前面去了。
沈兆言,你有没有非它不可、拼尽全力舍却一切也想获得的东西?
比宇文徕更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或事,有没有?
他望着宇文徕的背影,暗暗地与他比较,心底忽然澄如明镜,一片透亮。
有。
他也有。
☆、第八章凤求凰3
宇文徕这一番惊人的举动,当天就传遍了洛阳大街小巷,自然也免不了传到吴帝耳中。原本吴帝就有意选宗室淑女嫁给宇文徕为妃,左右试探他都不为所动,现在居然主动向杨家求亲,还要娶作正室、将来立为皇后。试想假如魏国的皇后是吴国汉室女子,她生下的儿女就是嫡子,将来魏国皇帝有一半的汉人血统,这对两国关系将会多么有利。
这样的好事除了杨家那一门古板执拗不知圆融的榆木脑袋,恐怕没有人会不动心。杨家人素来自诩忠君爱国,为国舍弃小家,现在却拘泥于自家私怨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虽然一门五丧孤儿寡母让人同情,又有点气忿其不识时务。杨令猷是战败自刎而死,也不能完全算在魏太子头上不是?打仗总会死人,真要计较起来就没个头了,冤冤相报何时了,还怎么罢战和谈?
还有那魏国太子也真是,喜欢谁家姑娘不好,偏要喜欢杨令猷的女儿,人家爹刚死在你手里,披麻戴孝在灵堂里跪着,让旁人想帮着做媒说情都拉不下脸登门。洛阳的美娇娘那么多,随便挑一个别家没仇没怨的,欢欢喜喜地嫁过去,两全其美不是更好?
各种各样的议论,人人心中自有自己的一杆秤。不过宇文徕抛下这个炸雷之后,连续几天都没再听说下文,该宴饮宴饮该交游交游,只是行程又往后拖延了几日,继续留在洛阳城内,还与吴帝最宠爱、基本上已经内定为储君的越王同乘一车游览灯会,与民同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