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5页(2 / 2)

加入书签

站在一旁的一个刚刚成年的少年围着上好的青狐斗篷, 秉性稍显文弱秀气, 闻言摇首反驳道:“三哥这话以大盖全,蔡夫人虽然得高望重享有盛誉, 可也不该对初次见面的女子妄下断语, 更不该出言辱及人家的父母。我倒是觉得这位女子说话干净磊落, 行事有男儿的侠气!”

少年说完话, 侧头望向一边雍容沉郁不怒自威的中年男人道:“父皇,我说的话是也不是?”

正负手观赏那株五宝照水梅的男人,浑身上下无半点雕饰,只一身寻常的灰蓝色棉布袍子。识货的明眼人却看得出这是喀什国进贡的盘绦文锦,此锦在深蓝色八枚三飞经面缎纹锦地上,以枣红、香黄、虾青等彩色绒线片金线为纬纹,采用通梭织盘绦骨架,片织土黄色勾莲纹,整体明暗相间朴实无华,却给人一种厚重繁复之感。

男人转过头来,双鬓已然微霜,眉宇间威仪深重望之令人生畏,正是当今的皇帝陛下。他拈了一朵白瓣褐蕊的梅花在手中,缓缓把玩道:“今日你二哥这做主人的没在府上,我们父子几人便满园子乱窜,还对即将宫选的女子评头论足,实在无礼至极!”

头戴仁风普扇玉冠的三皇子应昀哑然失笑,摇摇头后恭谨退在一边。他今年二十有五,徽正四年被封为晋王,延禧宫中崔婕妤是他的生母。

崔婕妤在大内诸多宫妃中算得上出身寒微,最早曾是服侍皇帝的司寝宫人,颜色只能说是清秀可人。但是她性情向来温柔谦恭,所以一直在皇帝身边随侍。因为在朝堂和内宫几无外戚臂力,所以她在生下三皇子后第五年才从低等的嫔晋位为婕妤。

也许正因为这样,晋王殿下生性内向敏感谨慎多思,从小便以聪慧明理体恤文弱著称。稍长之后更是才华外露天资过人,十八岁起便奉皇命在翰林院主持修葺历朝历代的文史经卷,尤其是近年来很得诸多文臣的称许和赞誉。

少年人是四皇子齐王应昉,徽正元年出生,今年刚过十五岁,因为自小先天不足身子显得有些羸弱。在这孩子十岁之前,宫中太医院常年有人值守在坤宁宫外,时时注意他的饮食起居,连他身边侍候的乳母们的一汤一饭都是有定制的。

大概因为得来不易,张皇后把唯一的子嗣看得跟眼珠子一样,齐王殿下便养得过于金贵,听说小时候连坤宁宫的大门都没有出过。这还是近两年才稍稍好些,偶尔还跟着父兄在外走动一二。

俗话说养于妇人之手的男儿心肠格外软些,传说这位齐王看见春花凋谢飞雁南回,都要在宫室里伤心老半天。闻说之人感慨这孩子仁心的时候,私底下却暗暗可惜。所以即便他地位尊贵是中宫皇后所出的嫡子,朝臣们也只当这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