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9页(2 / 2)

加入书签

座中妃嫔多有熟知辞章典故者,闻言俱会意,却又不敢像有女儿的孙丽嫔那样公然嘲弄,一个个忍笑忍得十分辛苦。偏生有个年小的李选侍茫然不解:“这是两出新戏吗?我怎么没听过?”

孙丽嫔只是掩口葫芦,摇头不语。李选侍被她们笑得发毛,遂缠上了淑妃:“姐姐书读得多,讲来给我听。”

谢迤逦只得道:“铜雀台的故事,是说江东有一对姐妹大乔小乔,俱嫁得当世英雄。”

“这个我知道,是三国故事。”李选侍忽然悟了过来,“那么《咏絮诗》是说才女谢道韫吧?我想起来,书堂的女史讲过‘未若柳絮因风起’——她也嫁得当世英雄吗?”

淑妃笑着摇摇头,却不肯说什么,急得李选侍直扯她的袖子。谢迤逦一向隐忍得苦,这时也有心顺势刻薄贤妃一下,遂道:“谢夫人说起她的夫君,‘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一时众人皆忍俊不禁,有端杯掩口的,有侧声低语的。谢道韫这句话,大意是抱怨王家子侄个个出众,偏偏她自己嫁的夫君却是个驽钝不成器的,天何生此材也。文词古奥了些,贤妃仍未听懂,只知是吃亏了,遂板着脸道:“说得这样好听,敢情是谢娘娘家的旧事啊!”

举座哗然,李选侍笑得蹲在了地上,便是谢迤逦也忍不住将脸埋在了袖子里,忽又想起了什么,终是笑不出来。

这边闹得大声,徐太后不免望了过来。早有心腹女官听了首尾,大致向太后陈说一番。徐太后本就被杨楝弄得心情极坏,此时隔着屏风看去,不觉狠狠地盯了贤妃一眼,又将淑妃、孙丽嫔暗自一一打量过,忽然转头对着皇后说:“康王妃的人选,可曾定下了?”

徐皇后未曾留意妃嫔们的笑话,忽听见太后提起这个来,忙道:“回母后话,尚未选定。”听见徐太后似乎冷笑了一下,又补充道:“司礼监荐上来的几名待嫁女子,臣妾看过,皆不甚如意。臣妾料想这推荐未必靠得住,只得自己一家一家相看,慢慢寻出合适的人来,一时间且急不得。”

太后曼声道:“那天我听崇山侯夫人说,你把她招到宫里,问她家有几个待嫁的女儿,还想都招来看一看,吓得那家的女孩儿一个个寻死觅活。结果呢,崇山侯夫人求到了我跟前,哭得一塌糊涂,说崇山府必然送一个女儿出来,只求不要一一相看。”

太后夹起一块雪白钳子肉,浸在橙齑里裹了裹,又拎起来。徐皇后的脸青一阵白一阵,只觉得太后面前的那一碟橙齑都渗进了自己眼睛里,酸凉难忍,却只得硬挺着腰杆不敢让脸上的笑容淡下去。

徐太后慢条斯理道:“我心想,她必是十分舍不得自家亲女,只怕想找个旁宗偏支的来,或者寻一个不打紧的庶女——虽说只要样貌端庄、品性贤良,不必过于挑拣出身,可人家选剩了来,岂有好的?——我索性和她说,你并不是想从她家选康王妃,”徐太后说着,忽然促狭地瞧了一眼杨楝,又道,“而是想给徵王寻一个继妃来着。既然崇山府不愿应选,那便就此作罢。我倒要看看,这回崇山府那些女孩儿是不是又要悔得上吊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