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页(2 / 2)
念头一起,崔莞几乎是下意识的想摇头否认,上一世她虽未曾见过太子,可耳旁时时听闻百姓颂赞:太子仁善孝义,温良谦厚,心系天下苍生,时常立于朝堂上为民请愿,无人不言,有此储君,实乃大晋之幸,万民之福。
可这贵人……崔莞眼前不由自主的浮现出那**荣村荒林前的血雨腥风,那双好似含满柔情蜜意,实则透着无尽冷冽的潋滟眸子,与此时此刻石台上,正和她四目相对的眼眸,愈来愈像,愈来愈像…最终融成了一体。
她急急垂首,嘴唇抖了一抖,脸色愈发白了几分。
这人,怎可能是太子?
相较于崔莞的惊恐,一些急于奉迎贵人的世家族长却是一脸凛然,其中以张显最为心切,他上前一步,正色喝道:“秦尚!你秦氏一族乃公卿世家,名门望族,却偏偏自甘**,暗中与那寒门联手,真是丧门辱族!莫要以为你等的龌蹉之举可瞒尽天士族!”
“不错!如此也就罢了,今日殿下亲临与你践行,你身旁的护卫竟行刺杀一事,大逆不道,大逆不道!”
“唉,世风日下啊!”
“想不到堂堂巴陵秦氏,而今也……”
耳闻一声又一声或叱喝或嗟叹,秦四郎眼中无澜,心头却是万分苦涩,对于父亲与族老的暗中举措,他虽未亲眼所见,可常年居于祖宅中,一点点蛛丝马迹渐渐交织成千丝万缕,足以令他明白一切事实究竟为何。
甚至他这谪仙之名,亦是秦家暗中推波助澜,广而散之,方有今日之势,为的也是将来事成之后,借此一举成就秦氏在新生士族中的领衔之位。
可父亲与族老偏偏忘了,于世人眼中,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寒门终究是寒门,即便得君上暗中扶持,也终难成士!
故而,生性淡泊的秦四郎,并未推辞谪仙之名,他欲借此,破而后立,待有影响天下之势时,定可阻止族人,将秦氏重归百年世家之列。
然而,上苍留于他的时辰,太少,太少。
“子不言父过。”秦四郎阖眼,借此掩去渐渐泛起的悲凉,淡淡应声一句,吴忠会刺杀太子,他实是不知情,却也不难猜,秦氏中,想令他夭折之人,不会比眼前这些人少罢。
大堂的中的族长见状,还欲再言,可目及那抹分明摇摇欲坠,却竭尽全力,挺直如松的背影,不知怎么的,大多数人的斥责之言,难以出口。余下一两句寥寥言语,也慢慢歇下。
一番吵闹过后,堂中再度归于一片沉静。
被秦四郎一语道破身份的刘珩,不紧不慢,俊朗的面容上依旧透着慵懒,便是斟酒,举杯,抿唇,吞浆等流水一般的举止,均是懒洋洋的模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