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6页(2 / 2)

加入书签

“那怎么办,总不能让富人出钱帮穷人的地也给灌溉了吧?”

黄师爷一愣,继而想起这件事的可行性来。

任武昀诧异的瞪眼,这也行?

晚上回去就将这件事告诉魏清莛,告诫她道:“黄先生的那张嘴可厉害了,以后咱们得离他远一点,别让他卖了我们还给他数钱。当年暗五就给他糊弄过,生生的拍了自己五个巴掌,还得给他磕头道谢。”

魏清莛的关注点却不是这个,好奇的问道:“你说黄师爷找到了盐碱地的治理方法了?”

任武昀不在意的点头,“是啊,是跟几个老农那儿,还有几本书里头找出来的,说是只要细心灌溉,再将水利安排好,将水排出来,再细细地耕种个五六年就会好转不少。”

魏清莛若有所思,她读高中的时候地理也学过这些的,不过那些都是几句话的事,纯理论,和实践何止相差千里。不过也许她也可以让人试试。“我在徽州城附近买了一千亩的地,其中就有三百多亩是盐碱地,到时让底下的管事去和黄师爷说说,让他们也学学。”

任武昀就咳了出来,瞪大了眼睛道:“你怎么在徽州城买地?我们也不过呆个两三年,与其在这儿买,还不如回京城附近买,就是在江南买也好啊。”

魏清莛不在意的道:“你以为徽州城都是盐碱地啊,那不过是一部分罢了,安徽和江苏曾有米仓的称呼,就是因为大部分的地还是很肥沃的,我特意让人去买那些盐碱地也不过是为了试验罢了,你既然到这儿做了父母官,那就要为他们负责,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年,但人生能有几个几年?总要有所作为才是。”

任武昀已经不是第一次在魏清莛这里听到这样的话了,他若有所思。

魏清莛就继续道:“安徽的盐碱地多数都是平民在耕种,大部分肥沃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和那些有钱的商户手中,普通百姓也只有一部分富户才有,要让他们出钱治理盐碱地很难。”

都知道盐碱地难耕种,这么多年来,有能力的人都有意识的收购那些肥沃的土地,然后出手盐碱地。贫穷的人渐渐的将手中的地换成盐碱地,多年下来,安徽就形成了这样一种怪圈,富裕的人有很多肥沃的土地,而贫穷的人手握着大部分的盐碱地,所以富的人越富,穷的人越穷。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