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6(2 / 2)

加入书签

四个庄子哎,庄子里除了她陈如锦的人,也都是些农户。一个庄子最少的有五十六户人家,最多的有百多户,就算每年靠着地租过日子,她也绝对饿不死自己。

至于那些个铺子,她已经放任了一年,陈夫人的人早已经在陈夫人下狱的时候,携款潜逃,不过被画绢坊的人不小心撞到,然后送了官。现在不管是铺子,还是庄子,都是她的。

这种感觉真好。

对了,反正苏彦宁也要纳妾,她干脆去自己的庄子里挑两个良家女到苏家,这样也算是给苏家一个交代。

但如锦现在也犯愁,要是她去宁波,是不是把这些地契全都折成银子,然后再在宁波置办地?

如锦点完地契,便喜滋滋的上床睡觉。

清明节的时候,苏彦宁带着苏家族人祭拜祖宗,成了族长。这一阵子他忙着苏家族里头的事情,根本就不知道老太太和如锦的打算。

清明过后,如锦就收到了宁波那边的来信。

不过这信上确实写了如锦不得不离开京城的理由。只是这个理由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信上的意思基本上是关于如锦的娘亲杨纯乐的身世。

也就是说,母亲是被杨家收养的?

她想知道,就必须离开京城。

当然,她也可以不去,毕竟母亲的生父母到底是谁,她根本就可以不去关心,毕竟母亲在杨家的时候,又没有受虐待,杨老太爷和杨老太太是不是母亲的生父母有什么关系。

但最后,信上还说母亲的死可能不是因为十年前的贪污,而是因为她的身世。还说她留在京城会有生命危险云云。

如锦不怕死,但母亲的死她本来已经告一段落,却没想到又生出另外的事情。哪怕是为了信上提到的不切实际的猜测,她也得去瞧瞧。

五月初五,苏府多了三个女子,一个是定远侯府的姑娘赵青筠,另外两个是如锦去庄子里亲自挑的两个农家女子。

如锦不会逼迫,那两个女子都是愿意到苏府做妾的。

不过如锦这一手,让老太太肯定如锦没有安好心。她虽然在府上,可也知道如锦给苏彦宁纳的两个良妾都是如锦庄子里面的,自然也就是如锦的人。

老太太心里发沉,看来如锦一开始,就没有打算接纳定远侯府的庶出姑娘赵青筠做妾。

老太太想起对定远侯夫人的保证,越发觉得如锦是为了打压赵青筠的,看到如锦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