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2页(2 / 2)

加入书签

沈旭辰觉得高欢说的方法很好。只要那个偷东西的人抓住机会,他的确可以不动声色地把赃物还回来。这个年纪的高中生可能会做错一些事情,如果那个人能将这次的事情引以为戒,以后再不犯错,那也不枉杨老师选择私了。

廖博洋不服气地说:凭什么呀明明东西是某个人偷的,却让所有人陪着他担着嫌疑。我看还是报警算了,反正我清清白白不怕警察来查。

廖博洋的口气虽然冲,但却把一些人说服了。的确啊,高欢说的方法虽然好,但如果真按她的方法做,那最终还是不知道谁是小偷啊,这反过来意味着谁都有可能是小偷,自己不也担了嫌疑了吗?凭什么要给真正的小偷担了风险啊!这个年纪的高中生都是很自我的。

杨老师看着一车子的学生,无奈地说:老师是真不想把这件事情闹大但老师是要养家的,两千多块钱不少,这件事情我也不能当成没有发生过。这样吧,要么用高欢刚才讲的那个方法,要么报警,大家举手表决。

沈旭辰还是赞成高欢的方法。

廖博洋一看支持报警的人少,立刻用怀疑的眼光打量着那些不支持报警的人,说:啧啧你们不愿意报警,不会是心虚吧?

沈旭辰实在是忍不住了,说:这样吧,我们折中一下。就按高欢的方法来,但与此同时,杨老师也待在车上。那个误拿东西的人总要亲自向苦主杨老师道个歉吧?如果一轮下来,杨老师依然没拿回自己的钱包,那么就报警。

事实上,也不一定是学生拿错了东西。司机师傅下车抽烟时,车门的开着的,学生能回来,路人也能来。沈旭辰又说。

除了廖博洋,那些支持报警的人都勉qiáng接受了沈旭辰的方法。因为,按照沈旭辰的方法来,即使别人不知道,杨老师一定会知道小偷是谁。只要杨老师知道了,那么他们这些无辜受牵连的人多少也能找补回一点清白来。以后若是有人就此事胡乱说话,好歹他们可以把杨老师请出来。

也许小偷本身会不满意,但谁叫你违法犯纪了呢。

一场风波就此消散。

大家正要下车然后依次上车时,杨老师忽然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不光她开始笑,连另外一位老师和司机师傅都一起笑了起来。选手们面面相觑。沈旭辰忽然起了一个念头。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