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2页(2 / 2)

加入书签

两边后辈都郑重点头,并一致决定上最高配置。

年轻人嘛,稳定性总是不怎么好,这就和张珏青年组时期也经常浪翻车一样,而最高配置本来就是运动员成功率最低的那套,所以日俄的青年组小男单,完全不意外的翻车了。

察罕不花也上了最高配置——双3A。

他的自由滑配乐是纯音乐《风儿!请捎个信》,温柔宁静的语调,以及小运动员本身恰到好处的演绎,还有稳定的跳跃、旋转,用刃深且标准的滑行,让他最终摘下了金牌。

张俊宝欢天喜地的去举高高自己的徒弟,而拿了银牌的千叶刚士埋在教练肉呼呼的怀里擦干眼泪,彻底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青年组的熊都不能打,他的最大对手果然还是那头黑牛!

察罕不花领了金牌下来后,其实还有点恍恍惚惚。

小朋友一直觉得自己天赋不出众,从小出难度的速度就慢,除了稳没别的优势,对自己的定位就是“在同年龄段的A级赛事里上台子”。

结果他居然是金牌?他怎么就金牌了呢?

张珏听到他的自我吐糟,走过来摸摸他的脑袋:“你的出难度速度慢是和谁对比的?”

察罕不花默默看着大师兄,张大师兄恍然。

“你和我比?那就没必要了,这世上没几个人可以和我比天赋的。”

他是天才里的战斗机,察罕不花不如他很正常,但这并不代表察罕不花不是一个天才。

小运动员拿到A级赛事名额之前都要先击败国内的一切竞争对手,察罕不花能一路打到决赛,已经充分说明他拥有赛过同龄人的天赋了。

“小牛,你要搞清楚一件事,当初孙指挥来挖人的时候,可不光是挖教练组和我,你、闵珊、蒋一鸿他都想要,这就充分说明一件事,你们身上的潜力让一个国家队的总教头都眼馋。”

而且目前很多成年组男单的最高难度跳跃就是3A,而察罕不花14岁就把3A跳出来并稳住了,这哪里是天赋低?他明明就是天赋一流!

张珏自己则是顶流,天赋这一块的顶流。

察罕不花接受了师兄的说法,并因此觉得自己更加自信了,但他还是觉得哪怕说的是实话,师兄依然看起来有点点自恋,但不知道是不是察罕不花的错觉,他总觉得师兄自恋的模样自带那种小鳄鱼叉腰式的萌感。

有的人没有叉腰,但他心里肯定叉腰了。

他们不知道的是H省转播了这次大奖赛的所有比赛,包括青年组的比赛,而从青年组男单比赛开始,H省的收视率就开始一路上扬。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