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8页(2 / 2)

加入书签

张添洼见蔡遥眉头紧锁,凑过头,看着验证码:“投尚很率。头上很绿?小蔡啊,这是预兆啊!”

蔡遥:……

张添洼:“来,喝杯果汁消消气。”说着,递过了绿油油的猕猴桃汁。

蔡遥:……

张添洼调侃完蔡遥,手机震了两下,是梁君澈发来的,提醒他们一会开会。

二十分钟,君待公司会议室。

鸦雀无声。

梁君澈见两人不说话,只得道:“这就是布岱公司马上要推行,也是我们即将投资的项目,两位有何看法?”

仍旧是悄无声息。

梁君澈揉了揉鼻子:“如果都没意见,我们就按第一期800万的投资款注资了。”

“等一下。”张添洼道,“老年人兴趣班?苟老板是认真的吗?”

张添洼相当欣赏苟玳,对于苟玳的新项目,他本是期待的,可眼前这项目让他忍无可忍。他喘了口大气,开始长篇大论该项目不可行的原因。

概述起来,无非三点。

第一、没有市场。

老人家并不是兴趣班的消费主体,即便是,愿意在兴趣班上花费的金额也是少之又少。

学生有父母强制报班,一节课两三百是市场价,一个暑假下来一两万是常态。

小青年想要精进业务,报个小语种,或者为了满足童年缺失,学个儿时喜欢的钢琴摄影,花费一两万也正常。当然,其市场比学生市场小太多。

而老年人,愿意培养兴趣的本就是少数,即便愿意,也更偏向于免费,或者象征性收个一两百的社区兴趣班,不会有老人家正儿八经花大价格报班。

第二、没有可行性。

老年人无非两种情况,一种体弱多病,需要子女照顾,这种情况就别指望出来上兴趣班了;另外一种身强体壮,但排除掉不喜欢社交、需要帮忙照看儿孙的人群,剩下的比例就极为有限。

兴趣班不是普通商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即可,需要在固定场地面对面交流。一个兴趣班能够辐射的范围是有限的,该范围内小区的老年人,能有多少比例愿意参加兴趣班呢?

第三、市场太容易饱和

哪怕理想化上面两点情况,其市场也过于狭小。

儿童兴趣班,每年都会有源源不断的适龄儿童涌入。虽然严格意义上,我国每年也会增加老年人、退休人口等,但其转化率、即愿意参加兴趣班的人数,并不足以支撑一个地区兴趣班持久发展。第一批次的兴趣班,就已消耗掉当地所有愿意参加的老年人。

张添洼一口气分享完自己的观点,喘了口大气,将身前三百毫升的矿泉水一饮而尽。

若此刻苟玳在场,一定拍手叫好,感叹英雄所见略同,思路完全一致。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