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页(1 / 2)
范宁一席话引起了众人的共鸣,一名大将道:“我曾经驻扎丰州,经常和越境打谷草的辽军有小规模冲突,他们都是骑兵,来去如风,每次都给边境百姓带来深重灾难,我们军队也常常伏击他们,但他们盔甲坚固,我们弓箭远射不透,只能近距离和敌军厮杀,对付一名辽军骑兵往往要三个宋军士兵。实际上我们每次所谓获胜,也只是因为对方没有抢成而撤退回去,对方伤亡极小,我们伤亡却是对方的两倍,所以如果我们弓弩能够提高,能够远距离的射杀敌军,我们就算是步兵,也能和敌军骑兵一战。”
狄青叹口气道:“宋军作战惨烈,耗费巨大,收获却很小,范督学说到根子上了,大宋国力强大,但每次战争都耗费数十万贯,伤亡惨重,但西夏却没有什么国力消耗,这就是西夏小国也能和宋军打仗的缘故。他们打不过就后撤,等宋军追上去,他们再绕道打击宋军的后勤补给,前方宋军只得被迫撤军,然后被敌军骑兵伏击歼灭,这样的情况发生多少次了,没有战马始终是大宋的一个巨大短板,不解决这个事关战斗主动权的问题,西夏战事不会有成果。”
杨文广又问道:“那范督学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寿(下)
范宁见一双双期待的目光望着自己,便笑道:“我前几天蒙天子召见,也提到过和辽军以及西夏军的作战问题,我觉得我们的优势是战船和水军,为什么不发挥自己的优势,从海路进攻辽国?或者从黄河进攻西夏?”
众人这两句话让众人面面相觑,这个建议实在出乎他们的意料,他们都无法想象水军作战会是什么情形。
这时,杨文广迟疑着问道:“这种方案有成功的先例吗?”
“当然有成功先例!”
范宁对众人道:“当年隋军大举征讨高句丽,陆路三次大败,但唯独来护儿率领的水军取得了胜利,当然,我不是说全靠水军作战,主要还是以陆地战为主,但水军是一支奇兵,它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从而扭转战局。”
狄青摇了摇头,“这里面涉及很多复杂因素,比如水陆双方怎么配合,双方靠什么传递消息等等,敌军骑兵一夜可奔数百里,战机稍纵即逝,水军就算能突破敌军封锁,也一样也很难抓住战机,真的很难。”
狄青对范宁歉然笑了笑又道:“水军还是不太实用,我认为还是应该务实,从骑兵和弓弩上来提高,骑兵问题或许一时难扭转,但弓弩应该可以改变,枢密院和军器监早已经提出高额悬赏,如果谁能解决弓弩射程和穿透力的大问题,将重赏一万贯。”
狄青一席话令范宁笑而不语,其实他的出发点并不是和敌军作战,而是摧毁敌军后方的城池和居民点,针对契丹和党项人口稀少的薄弱点,针对平民和城池进行杀戮摧毁,这是比较残酷的釜底抽薪之策,估计不会被朝廷采纳,所以范宁此时也不想过多解释。
范宁又笑道:“请问狄枢密使,朝廷有没有悬赏解决战马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