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页(1 / 2)
也就是宋朝开始,士大夫这个所谓的新的阶层才站在武人的脊梁上站了起来。
读书人其实是最能见风使舵的一个群体,朝堂上喜欢那等侬艳靡丽文风的时候,大家都喜欢玩那种辞藻华丽的骈文,等到上层的官员表示,这等文章空洞无力之后,大家就又开始搞散文,经历了靖康之耻之后,南宋的时候,理学开始兴起,然后一直持续至今。因为理学就是让大家认命的。
如今,时代变了,理学显然跟不上时代了,那么,像是顾巍这样的人就意识到,新学的兴起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比较尴尬的是,新学更接近于墨家或者是杂家,当然,算起来也有农家,公输家一流,这等学派这么多年下来,要么已经式微到连学派都算不上,只能说是百工之属,要么就干脆消失不见了。
这几个学派当年可没有融入到儒家之中,他们的祖师爷当年就跟孔夫子关系很糟糕,像是墨家,对儒家,对孔夫子,可没半点好感,很是将孔子那层遮羞的皮揭了好几层,许多孔子的黑历史直接被墨子记录了下来。
因此,儒家如今是真的找不出这样的人才来,如果说单纯的算学之类的,儒家还是有几个的,但是说起别的,那就有些尴尬。他们之前还拿捏着架子,将顾衡搞出来的许多东西斥之为奇技淫巧,但是随着顾衡搞出来的东西越来越多,更多的人借助于所谓的学习手艺之类的缘故,在皇庄搞出来的培训班学习,这些培训班教的不仅是手艺,还有相应的知识。因为有了更加简单先进的数学工具,那些被儒生视之为下九流的匠人都几乎将常用字认识了一个遍,在普通的算学应用上头,足以吊打他们那些尊贵的所谓士大夫了。
而朝堂上,圣上也觉得懂得相应技术的官员更好用,像是前朝的时候,黄河常常泛滥,因此用了官员治水,那个官员要说清廉是有的,但是因为政见的缘故,他直接将前任的治水方案一杆子打倒,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干,结果直接导致了黄河溃堤,造成了一场遍及几个省份的洪灾。结果因为他所谓的清廉操守,前朝那位皇帝还只能捏着鼻子将人赦免了,那位居然还能风风光光地致仕还乡。
圣上很烦这种人,做官员的,清廉自守不是应该的吗?结果居然成了他们的护身符了!圣上宁愿用那种能干的贪官,也不愿意用那种清廉的庸官,若是又贪婪,还庸碌,那就更不能用了!因此,圣上这两年对于下面那些比较能干,但是并非正统科举出身的官员明显比以前看重,如今户部有几个官员更是从内务府出来的,这就给了许多官员危机感。
因此,如今许多官员在朝堂上,依旧是一副除了圣贤书之外,其他的都奇技淫巧的姿态,但是私底下,已经开始让家里的旁支子弟,甚至是嫡系子弟接触新学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