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页(2 / 2)
“沈瑜?就是那个改装了水井水车的女子?不简单啊!”
……
十封农作物生长笔记,让朝堂百官相信了大半。但毕竟没人亲眼见过,为了堵住悠悠众口也为了实地验证,最后皇帝决定派掌管农事的司农卿慕成禾亲自去锦江县一看究竟。
京都与锦江千里之隔,朝堂上争论不休时,锦江县已经开始了又一轮的水稻育苗。
今年时间充足,水稻育苗时间大大提前。沈瑜又花了大价钱在锦水川小河村地段盖了一片保温的草棚,专门用来培育稻苗。
而普通百姓家,稻田不多,需要育的苗也少,在自家屋里或仓房就可以完成。
等天气转暖就可以移栽稻苗,比以前撒种时间提前了一个月。
如此一来,第一季水稻的收割时间也将大大提前,那么今年的第二季水稻就完全可以在气温变冷之前收割。
锦水川稻谷高产的消息一经传出,来买稻种的人越来越多。
不只是锦江县,周边各县地主豪绅都派人给沈瑜送来重礼,要购买锦水川的稻种和种植方法。
要不是有齐康挡在前面,沈瑜家门槛都要被踏平了。
提高粮食产量,本就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沈瑜没想过藏私,她与齐康商议后决定,把锦水川的稻谷都作为种子卖出。
至于技术,编纂成册附赠给买稻种的人。他们也可以随时来学习,反正现在锦江县应该没有不会种水稻的人。
当然,这一切都由齐康出面,沈瑜除了拿银子半点不插手,她只想做个逍遥小地主,过平稳安静的日子。
至此,以锦江县为中心,二季水稻和冬小麦被大范围种植,粟的面积却大大减少。
不难想象,不久的将来,百姓将不在以粟米为主食。
寻常百姓也能和达官贵人一样吃上大米白面。
大司农慕成禾耽搁了几天才出发,等他到锦江时,水稻已经开始插秧了。到锦江县境内,慕成禾走走停停,见有人插秧,他就好奇地上去看看。
慕成禾蹲在田埂上,看老农把一棵一棵幼苗栽得整整齐齐,忍不住问:“这插秧法也是齐县令传授的法子?”
老伯直起身,轻轻捶了捶后背,老人虽然疲惫,但脸上的喜色却是掩饰不住。
“是啊,托了县令大人和沈瑜姑娘的福,插秧法能让水稻产量翻几倍。交了税后,还剩下不少粮食,卖了银子再买粟米一家人一年都吃不完,可不像以前一年有大半年肚子空荡荡没有几粒米。”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