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70(1 / 2)

加入书签

常好。

走了几家高官显贵的门第,自然,也有人去昭亲王府送礼,李钊的王府去的人还是跟去年一样的少,而让他亲自送礼的人家,去年也就承恩候府一户,今年多了两家,这不是承恩候府分家了么。

李钊就去了舅舅家,二表哥家,三表哥家。

而他们这三家简直门庭若市,人家交际应酬多,昭亲王与某些人偶遇,也是不可避免的么。

从初八开始,灯市夜如昼。

赵仁河甚至带着海太妃她们一群女眷,出门去看花灯。

而且初八也有店铺开业,白天逛街,晚上看灯猜谜语。

日子过得不要太逍遥。

倒是海太妃,偷偷地问赵仁河:“我们这样合适吗?刚发生了那么多事情。”

就算是没看到现场,也听到了现场的动静。

海太妃觉得这个时候,儿子每日不办事情,整天陪着她们一群娘们儿,上灯看花的,好么?

“合适。”赵仁河一挥手,满不在乎的道:“我们出去玩儿,也是转移注意力,现在不少人家都在观望,王府门口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看着呢。”

他们安稳不动,才是最合适现在的处境,赵仁河不得不佩服李钊,要是他的话,非得上蹿下跳不可,可是李钊却稳住了。

这几日不是没人来拜年,他愣是一个都没见,去年什么样儿,今年还是什么样儿。

但是据重月说,他们已经放出去不少探子和消息,昭亲王每日都要亲自过问,跟年前他只是隔三差五的过问一次,甚至只看几个重要消息不一样,这几日昭亲王大事小情都要过问,包括谁家新娶了媳妇儿,新生了孩子。

现在最忙的就是重月他们那一拨人了。

“哦,那就好。”海太妃就怕耽误他们的正事。

京城的花灯一年比一年热闹,花样翻新也多,宫里除夕宫宴的血腥气并没有影响到京城的生活节奏,达官显贵们的遭遇,小老百姓们也不关心。

过年么,一年就这么一次,热热闹闹的才好。

而且因为今年是会试之年,京中有不少学子聚集,这也是成康帝将除夕宫宴的事情,捂得死死地缘故。

会试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因考试在春天举行,故又称为春试或春闱。

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全省的举人有一半都会来京中会试,要是京城爆发出什么消息来,等这些举人回到了家乡,那可真是传遍全天下了。

古代消息滞涩,而且宫里头除夕宫宴发生了叛乱,这种丢人的事情,成康帝可不想让人知道。

在位越久,这形象包袱越重,成康帝现在很在意身后名呢。

一直热闹过了正月十八,宫里就有了动静,尤其是成康帝麾下的各种探子齐出,这些人都是经久消息的老手,就连重月,都在沈云的劝说下,将手下全都潜伏了起来不动,以免被人发现。

“万岁爷,这是我们查到的东西,没想到崔森是高丽人!”魏潇公公将一张纸交给了成康帝御览:“宫里记载他是先帝晚年时期,过七十大寿的时候,高丽进贡而来,同一批有三百童子,现在还剩下一百多,如今就剩下十几个了,关在牢里头。”

“金贵妃呢?”成康帝板着脸:“跟他们什么关系?”

这个魏潇公公还真查出来了,并且禀报给了成康帝。

成康帝的脸色差了很多:“让人去查,宫里还有哪个内监,有这种龌龊心思的,给朕直接打发去刷马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