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17(1 / 2)

加入书签

方女官,俩人还挺聊得来。

方女官在这里住了一夜之后就带着人回京复命了,海夫人准备了很丰厚的仪程给他们,另外还有一起回去的,九殿下的人,他们是顺路回去递奏折的,正好一起走。

方女官这一行人是皇差,又有内宫女官在,所以到哪儿都有人提前打点好,这一路走得就是游山玩水,公费旅游而已。

这个赵仁河倒是不担心。

他只是觉得,九殿下的人,明明可以通过四百里加急,递送奏章回去,还能早点儿办理那些贪污犯们。

为什么要慢悠悠的跟着方女官一行人走呢?

要知道,方女官因为是内命妇的品级,她出行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每日走多少里路都是固定的,到点就安营扎寨,或者投宿驿站。

且为了保证方女官的安全,她的身边跟了一位总旗,十位小旗,上百号人,都是禁军!

随便一个人站出去,二品大员都不敢招惹,因为禁军代表的是皇帝。

御林军拱卫皇城,禁军拱卫的就是皇帝。

对御林军动手,跟犯上一个道理。

跟禁军动手,就跟造反划等号了。

谁敢跟他们动手啊?又不是不要命了。

就像是九殿下给赵仁河派了御林军护卫,派了禁军站岗一样,就连平南王府都不敢轻易硬闯了。

他好奇,但是没有追问的意思,九殿下也没有解释的意思,他在这里送走了方女官,才离开赵家镇,回了平南水军大营。

赵仁河还是在家待着,孩子是夏日出生的,天气越来越热,赵仁河去给高慧上了一趟坟,告诉郑奶娘,孩子很好,前些日子刚过完周岁,抓周抓了个团龙玉佩。

郑奶娘皱眉:“团龙玉佩?哪儿来的?”

“是我给九殿下出谋划策,得来的赏赐。”赵仁河没说是方女官带来的,只是跟她说了说家里一切都好,他们夏收的东西交了税之后,就是他们自己的了。

南边这里一年能种两茬水稻,一茬麦子,或者是一茬水菜。

郑奶娘这才没有继续追问,跟着去给她的小姐扫了墓,赵仁河在这里的别院住了一夜,第二天回去自家,郑奶娘目送赵仁河走了之后,回去又趴在她小姐的坟上,哭了个稀里哗啦!

赵仁河回到家里之后,就老实的在家待着,守孝,也要有个守孝的态度。

他哄着孩子,顺便孝敬老娘。

到了夏收时节,赵瘸子就出门去看看自家田地的产量如何?

他们家因为人少的关系,只收一茬庄稼的租子,二茬跟三茬都不收。

不过田地的产出,要佃户自己交田亩的粮税。

穿越前辈定的粮税很低,且不要后世子孙更改,故而这农人们的日子虽然过得不甚富裕,可也能吃饱肚子。

如果有一个像是赵仁河这样大方的主人家,那佃户们会在吃饱喝足,温饱的前提下,攒下一点钱。

夏收过后,忙着种植第二茬粮食,赵仁河也拿到了佃户们送来的各色田地产出,租子是第一时间就交上来的,然后是各个佃户送给主家的一点心意。

知道主家人口少,他们送的礼物不是粮食,而是各种杂粮,以及二十几头猪,成百上千只的鸡鸭鹅。

这么一闹腾,一直到八月十五之前才消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