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 / 2)
最近李奶娘跟他亲娘给他做衣服,清一色的绿为主,而且必定配上一顶帽子!
因为他还是个小奶娃娃,屋子里还好,到门外去必须要戴帽子。
而且每半个月,势必会请人来给他剃头,他一直是个小光头但是前头留了一个桃叶样式的头型。
古代的人们,对婴儿肤色、体形、脸型、头型等体貌的审美,与成人有显著不同。
与此审美需求相应,小婴儿满月后,要给新生儿剃头、剪胎发,并根据性别为婴儿留以儿童特有的发式。
因为婴儿较多时间头挨枕头躺着,头发短有利于婴儿头部卫生,有利于头部散热,不生痱子、不上火而少生病。
同时古代人们的观念认为,婴儿的毛发犹如镰后韭菜,越割越旺。
古代剪胎发大多在百日,男婴剃的发式是“角”,即只留头顶一撮头发,以及两边两绺;女婴是“羁”,即留头顶纵横各一撮,塑造出婴儿可爱的形象。
到了古代,赵仁河才知道,头发被认为是人体最珍贵最神圣的部分,一生不许剃发,审美观念中以发浓黑而长多为美。
婴儿的毛发美与传统中成人男女以浓密黑亮之发为美有密切的联系,婴儿剃发、养发的传统一方面是祈求平安,另一方面是为他的成人阶段的美做准备。
汉族为婴儿剃剪胎发的习俗自先秦,且一直沿续到今天。《礼记·内则》上说:“三月之末,择日剪发为鬌,男角女羁”,就是对这种习俗的最早记载。
虽然历代婴儿胎发式样虽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剃发时要留下少许,不能剃光。
“鬌,发堕也”。小儿剃头时,应把留下囟门近旁的头发,这种头发称为“鬌”。
因为每次剃发都将囟门近旁的头发留下,久而久之鬌便深垂下来,这便是髫。
幼儿稍长,便不再剃发。
《桃花源记》中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句子。
垂髫为幼儿特有的发式,也可为幼儿的代称。
而现在,赵仁河就是这么一个“垂髫”的造型,可他这个造型,反抗没有意义,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但是他的那一髫,其实是胎毛,从出生开始就没剃过。
“我不要穿、绿衣服……。”趁着李奶娘去给他蒸鸡蛋羹,赵仁河跟亲妈偷偷的抗议:“还有绿帽子……不要。”
但是他有权利不戴……绿帽子!!
“不行啊,这是规矩,你娘我想穿蓝色还穿不起呢!”海姨娘指了指自己头上的蓝色头花:“就只能戴上一朵蓝花花,权当尽孝心了。”
赵仁河都要气哭了:“那也不能、给我戴、绿帽子啊?”
这什么破规矩?
烦!
072娘更厉害!
072娘更厉害!
不管他怎么抗议都没用,绿色的一切将他包围了,不过渣爹有一点好处,那一日小分家,他将王太妃分给的钱财和首饰,都给送来了。
按照规定,赵仁河可以得到五百两银子,不过他是良妾所生的孩子,王太妃给了他八百两。
这是额外的厚赠。
给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