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1 / 2)
的选择和未来。
陆维未开情窍,对于和穆细细成亲这件事,是无可无不可。倒是穆细细知道了,私下偷偷哭了几场,只是似乎为了证明什么,对陆维的日常生活越发照顾的体贴周到。
陆维刚走到床头坐下,就听到了敲门声,然后只见穆鸣带着笔墨纸砚,走了进来。
作者有话要说: 新世界开启,村里最帅一棵草万人迷陆总登场~
第98章
在这个时代,普通的农民家庭想要供出一个读书人,是难以想像的困难。
拿穆三十二家打比方,他们一家租种了二十亩地,每亩年产小麦二石左右,一年能收四十石左右的粮食,交一半的租子,自家还能留二十石左右。
按照现代的算法,二十石粮食,大概是2300到2400斤。
当然,光靠着粮食肯定不够一家子五口人吃穿嚼用,所以他们家冬天还会往地里种上油菜、蚕豆之类的作物,平时养点鸡鸭什么的。
再加上穆三十二有点木匠手艺,不时去镇上打打零工,他们一家还算是村子里过得比较好的,能吃的饱饭、穿的暖衣,且稍有盈余。
而私塾一年的收费,就要四石粮。
这也就罢了,咬咬牙勒紧裤腰带,还是能拿的出来。但学习期间书本费、笔墨纸张的费用,就不是普通农民家庭能供得起了。
一石粮食按现在的市价,在300到400文之间波动,1000文为一贯,兑一两银。
也就是说,穆三十二家一年靠种地的主要收入,是6到8两银子。
而市面上一本40页左右的普通线装书,就要卖到3两银。
笔墨纸砚这些文房四宝,也都不便宜。
且不说别的,就说读书日常必须消耗用的纸张。最便宜的黄麻纸,也要200多文一刀,更遑论更贵的白麻纸、宣纸。
除此之外,读书就等于脱产,家里损失了个正当年的劳动力不说,还要承担将来屡试不中、一无所得的风险。
也正因为如此,家里既然供了穆鸣念书,陆维就只能在家里种种地、给村里的富户当羊倌。
好在他俩一起长大,感情很好,穆鸣自四岁开蒙,在私塾里认了什么字,都会在当天晚上回来教陆维。
所以陆维现在虽不能说有多深的学问,却能写能认,也会算账,倒不是真的像大部分普通农汉那样,两眼一抹黑。
要不然,穆三十二也不会提出,让陆维去帮忙管理穆鸣的铺子。
穆鸣像往常一样,在陆维房间的桌子上铺开笔墨纸砚,然后在洁白细腻的宣纸上,用漂亮的褚河南体写下一阙词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馀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正是徐再思的折桂令。
陆维站在一旁,看着穆鸣那笔势巧形密的字,心中思绪渐生。
像穆三十二家这样的农户,收入十分透明,也没见他们怎么借外债,是怎么能供得起穆鸣十几年读书的?
他不由想到了原身记忆中,曾经看到过自己幼时的襁褓,虽说有些旧了,里子却是由上好的软滑杭绸缝制,面子更是价格不菲、华彩灿烂的蜀锦。
穆涂氏和穆细细都舍不得将其丢弃,于是按照穆鸣的主意把襁褓拆开,洗晒后精心缝制了十来个荷包,里面塞些干花拿出去卖,居然也卖到了不错的价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