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347(1 / 2)

加入书签

的经历。

其实是男主角在16~22岁期间所发生的各种悲剧,这是主人公刚刚从学校走出来,然后立刻面对残忍的社会。

可问题是,这个阶段的演员太难找了。

你说用童星吧,童星毕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演技上肯定有所缺陷。而且十几岁的小孩子,哪有那么演出主人翁20多岁的状态。

像《无人知晓》中,那个十几岁就能够直接获得戛纳影帝的少年演员,又不是大白菜,路上随便都能捡到。

如果选择使用年纪比较大,有一定表演经验的演员,或许知道生活的艰辛,可是太老气、太世俗。

《生于淤泥》剧本对于主角的描写很详细、很细腻,那些语言又优美又朴素。

一个对未来怀揣着无限希望的孩子,被现实一步步压垮的脊梁骨,最后不得不跌回泥泞。

每一次都拼尽全力跳跃,结果每一次都跌回泥淖的痛苦。

如果换上一个25岁以上的演员,哪怕他演技再怎么好,从形象上也不适合。

经历过太多的世俗事情之后,人的气质真的会发生变化。

很多电视剧、电影都会有这样年龄跨越特别大的角色,最稳妥的做法就是少年版主人翁和成年版主人翁。

偏偏《生于淤泥》也不适用,主人翁的遭遇、成长与堕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容不得有任何的跳跃。

《生于淤泥》的男主角人选,将直接决定电影的质量!

第105章 105消息

秦砚突然询问自己演员的人选, 王长勇心里犹豫了片刻才说道:

“对于演员这选择,我是真的不太懂。到时候秦导,您觉得哪个演员适合, 您自己决定确定就好了。”

王长勇这绝对是谦虚的话, 他的作品又不是第一次被改变成影视剧了。之前他写的一个现实题材的剧本,已经被改变成了电视剧, 而且还在上星卫视上播放。

演员对于《生于淤泥》而言有多重要, 他一清二楚。

他心中绝对有自己心意的角色, 只不过王长勇也是个人精,他早就听说过秦砚对于演员的挑剔, 所以保留了意见。

如果是其他的剧本,秦砚绝对不会这样慎重询问编剧的意见。

从拍摄电影开始,秦砚对于每个角色的演员选择, 都有自己的想法。

但是秦砚是真的尊重王长勇,也尊重这个剧本,他才会主动和王长勇聊起这些敏感的问题。

在全球范围之类,除了拥有着《哈利波特》那样超级大IP的罗琳, 她可以任性要求电影主要角色必须用日落国的演员外, 绝大部分的编剧对于选角其实没有多大的发言权。

很多时候, 剧本卖出去, 就不再属于编剧。

就在这个时候,一旁刚刚把情绪收拾好的谢北杨, 突然开口说道:

“王老师, 如果可以的话请让我来演‘小刘’这个角色吧。”

“小刘”也就是《生于淤泥》中的主人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