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3(1 / 2)

加入书签

火器厂之后,亓杨发现此人不仅手巧,还颇有些制造武器的天分,于是便提拔他专门负责新式武器的设计工作,由亓杨提供想法和蓝本,然后由曹回制作出模型,最后工匠们一起完成样品量产。

这样的流程大大加快了火器营中各种武器的改良过程,亓杨本来并不是工匠出身,在那“艾派德”里就算看到了再多新鲜事物,想要研究出具体构造来,光凭借他一个人的力量实在是有些困难,不过有了曹回的帮助就不一样了,经验丰富的老工匠一出手,便知道有没有。亓杨提到的“水车”,也正是几日前他的一个新设想。

在“艾派德”中,他曾经看到过一幕场景,在一个巨大的厂房中,不少工匠横向排列,坐在一条长桌子前,那条长桌模样诡异,上面有一条黑色的条状物,不断地向前滚动,将一个个火铳的零部件输送过来,而那些工匠每个人只负责装一个部件,速度比如今亓杨他们火器营中一个工匠从头到尾制造一个火铳要快出好几倍。

按照“艾派德”里的旁白,这就叫做“流水线”。

自从开始给靖远军大量配备燧发火铳之后,亓杨就盯上了这个神奇的“流水线”,可是很快却遇到了一个最大的难题。

那条黑色的东西,是怎么动起来的呢?难道有人一直在拉扯吗?

应当不是,工厂昼夜不停歇,若是那样,负责拉动布匹的人早就该脱力了。

而这个问题,直到他有一次下河洗澡,才忽然有了完美的解答。

小河中水流湍急,一片榕树叶从头顶掉下来,被卡在了一个小小的岸边凹槽之中,伴随着潺潺水流不断地滚动翻转。

亓杨本来只是一时兴起,捡起那片榕树叶吹了一首曲子,却忽然间福至心灵。

这水流,不正是最为便利,最源源不断的动力来源吗?

忙不迭回到了火器营,将这个想法同曹回一说,曹回立刻拍案叫绝,当即便丢下手上所有的活计开始做了起来。

“你来得可正好。”曹回眉飞色舞,眼睛下面有两块青黑,不过神情依然兴奋:“已经做好了。其实这个东西,在南方的时候我也曾经在村里见过,有些村人用这样的水车将水引到田里灌溉庄稼,不过我们想要的并不是水,而是水流的力量,所以我便做了一些改动。”

说罢,他便小心翼翼地从桌子下面搬上来一个两掌高的木头小模型。

“将这一头放入河水之中,水流带动滚轮转动,上面用这个支架连接,便可以这根推动杆带动,看。”曹回用手使劲儿一拨那个小小的滚轮,只见精细的结构另一头有一个活塞模样的东西,正跟随着滚轮的转动而不断前后平移。

将这个机器连接起来,上面绷上带套子的布匹,便可以像亓杨曾经见过的“流水线”一般,源源不断地输送零件了!

亓杨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仿佛看见了源源不断的成品火铳正被人从“流水线”上取下来,分配给靖远军,全军人手一支,从此上阵杀敌所向披靡的样子!

将曹回和他的模型一起带到工厂,吩咐工匠们打造一个等比例放大版本的水车后,亓杨便立刻马不停蹄地出营进城,准备去朱大嫂的绣楼寻她,订制一批可以用在“流水线”上的布匹。

然而刚在城门口下马,却意外地碰到了一个熟人。

“杨哥儿?”

一个有些苍老的声音似乎是有些不敢置信地在他身后响起。

亓杨扭身一看,叫他名字的是一名年纪大约六十岁的老妪,此刻手中拿着一个包袱,站在牛车边上,刚刚过了城门口小兵的检查,正欲入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