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4(1 / 2)

加入书签

阿姐模样,头似乎也没那么疼了,最后他失笑地呢喃:“阿姐,你还当我是小孩呢?”

就是有些难过,这样的温柔并不是给他的。

俞礼抱着匣子,阖目睡着了。窗外斜风吹着细雨,水患在详细到周全无比的治水律令下得到压制,泛滥的河水如同顽皮的孩童,被指导着回归正常的水流中,除了积水与河道多年埋下的隐患需要处理,大多数百姓都回到了自己家里,修复着灾后满目疮痍的房屋。

连日的大雨下,空气陡然降冷,各种小病小痛层出不穷,除了需要大量药物,还需要朝廷派发棉絮、大米、炭火等至各地灾区,助百姓度过这个艰难的寒秋。

可是这些东西迟迟也没派下来,金陵乃至各地遭受水患的城池,都陷入掣襟肘见的窘境里。

逃得过天灾,依然逃不过人心。

挖河道这边走上正轨,商炽就立刻着手贪污案,行事雷厉风行,清缴了金陵地方官的府邸,在严刑逼供下,牵一发而动全身,拉扯出大批朝廷重官,并让金陵太守吞出了那些被他私藏的脏银,却怎么也不肯指认幕后指使之人。

某日清晨,狱头发现,金陵太守死在了牢房里,双目瞪得滚圆,七窍流血,死不瞑目。

常义满脸怒气地从地牢出来,望着外面逐渐晴朗的天空,心生起一股无力感,他不过是个七品小官,得了少师大人的青睐才得以一展宏图,可他展到半途却发现,这宏图背后的势力,是他撼动不了的。

他走在恢复人烟的金陵街道上,看着这座繁华的城池如今千疮百孔,有的人在搭建坍塌的房屋,有的人在街上生火煮饭,小儿露天而居,脸色通红得裹在被窝里睡得昏昏沉沉。

如今物资贫乏,从贪官那收缴的银钱也只够支撑两三日,很快这里的所有人,都将陷入绝境。

浑浑噩噩地走到城门口,许多人急冲冲地跑过,撞得这个一身衣物洗得漂白也舍不得扔的清官差点摔倒,他稳住身体抬头朝纷乱源头看去,见人群的最前面,一个裹着氅衣的清贵公子正在分发热粥。

他面带病容,眼前缚着黑纱,身姿孱弱得仿佛风一吹就会倒。

执书在旁边打着下手,一群精卫维护着人群秩序,腰佩弯刀,让就算再心急的灾民也不敢冲上去哄抢。

一位老叟端着碗讨了米粥,轮着队伍走到旁边眼缚黑纱的妍丽公子前,端着米粥的手颤抖,热泪盈眶道:“可是少师大人?”

俞礼正拿起馒头递给他,愣了下后应了声,问:“老人家怎么了?”

老叟将米粥递给旁边的孙儿,激动地伸出满是沟壑的手握住俞礼露在袖外的手指,感激道:“草民听说了,若是没有少师大人,这场水患不会好得这么快,少师大人救了我这把老骨头,也救了无数人,请受草民一拜。”

他说着领着孙儿跪在了地上,重重朝俞礼磕了个头,旁边的难民们见了,也都陆陆续续跪了下去,一眼望去所有人都跪在地上,此起彼伏道:“谢少师大人。”

万民臣服叩拜,天子之师,一朝成名。

以史上最全面的治水之策,救万民于水火,让所有人甘拜下风。

然而只有俞礼知道,这之后还有更艰难的困境需要解决,无论是贪污背后的势力,还是第三条河道的挖掘、水患后的重建、双生病的隐瞒,都是一项重担。

正出着神递着馒头,面前轮到的人却并没接,俞礼自黑纱后看去,常义一身清寒地站在粥摊前,恭恭敬敬道了声:“少师大人。”

俞礼勾了下嘴角,静静听着。

常义道:“此前一直不曾有机会向大人道谢,我常义也没多少能耐,得了这个机会却……辜负大人所望了。”

“常大人就如这馒头。”俞礼将热乎乎的馒头放在他手上,说道:“馒头认为自己是小麦做的,比不上山珍海味,若在盛世,馒头确实不出彩,可放到这种时候,人人都需要它,一尝,就会发现馒头甘甜味醇,最能饱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