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44(1 / 2)

加入书签

/>他擦了擦额角生出的冷汗,连声说着“不敢”,也的确不敢再和安王斗嘴质疑什么了。如今安王的意思很是明显,而且也是明摆着的,要支持太子上位。他如今的确也有这样的能力,一份来自鞑靼赞普的信物和一份来自黎国女皇的信物足以支持他做出的决定。既然他不是要让自己上位,那么谁都没有理由置喙他的决定。

如果安王是利用自己的优势威胁众臣让自己登基的话,必然会有人说他谋私利,假仁假义。

但是如今,他是顺了先皇的心意,用自己辛辛苦苦弄出来的优势支持太子上位,那么便没有人能再说他什么了。他和太子原先并不是一党,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更何况,安王并不是没有争夺过皇位。

只是在这个时候,他选择挽救大韵,而不是利用大韵的危机给自己制造机会。

这样的举动,足以让所有人觉得羞愧了。

大韵的人有些刻板,但是这样的刻板也同样的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属于大韵人的气质,那便是读书人的气质。大韵人看重气节看重气度,虽然在某些时候看来有些迂腐,但是大韵每朝每代都有不顾生死劝谏皇帝的忠臣。这若是在吐蕃,必定会被认为是傻子,但是这在大韵,被认为是最有气节的事情。

一切为国为家为天下为百姓的举动,都是有大气节的事情。

所以此时哪怕是那些在官场上打滚了许久的老臣们,面对着安王所做的事情和所表现出来的气度,都不由得沉默了下来。

几个皇子也在朝堂之上,面对着安王的举动,大皇子和太子是最惊讶的。没错……太子事先并不知道这件事情,安王并没有跟他通气,也没有用自己的牺牲跟太子交换些什么。

有人注意到了太子的神情,便不由得愈发的沉默了下来。

而大皇子则是面色铁青,虽然努力想掩盖自己恶劣的心情,但是很显然,太过于愕然和恶劣的心情加在一起,让他没办法完美的掩盖住自己的情绪。

这是明明白白的针对,但是安王对大皇子的针对没有办法让人说出什么话来。

因为他的这份针对不是因为他自己,而是为了大韵的安危,为了天下百姓。有知道安王和太子先前似乎有过嫌隙的大臣不少,所以那些人愈发的敬佩起了安王。

利益只不过是利益,但是安王的选择是对大韵最好的选择。能够不计前嫌帮助太子,把自己的辛苦成果拿来给太子做助力,这并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事情。实际上,安王做出这个决定也很艰难,但是此刻他觉得自己轻松了许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