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2(1 / 2)

加入书签

为托付他们帮着照料地里小麦的酬劳。

麦子入冬后其实不需要太费心打理,这样做只是以防有什么意外。

待到一切安排妥当,秦昭与景黎要出发去往县城的时候,已经过了腊八节。

离开前,村长还特意来秦昭家送了样东西。

写着籍贯证明的文书,以及保举人的具结书。

这两样东西,是县试报名时必须呈交上去的文书资料。

县试在二月初,元月就要开始报名,秦昭这时候离开村子,便是打算县试考完再回来。因此离开前,他必须带齐报名需要的文书。

村长道:“先帝在时原本有律令,移居境内者需缴纳丁粮二十年才准报考科举。好在多年前边境战乱,迁移的人多,上头便废了这规矩,只需要当地乡长签署籍贯证明即可。”

“我已经替你找过乡长,他早听说了你的事迹,愿意为你签下证明。”

秦昭朝他拱手行礼:“多谢村长。”

“不用谢我。”村长捋着胡须,笑道,“这具结书也已经签好了,由我作为担保人。前两日去找乡长时还在与他提及,咱们镇上已经好些年没出过举人,你可别让我们失望。”

别说是举人,就是秀才都不常见。

乡长能说出这话,证明他对秦昭的确期待颇高。

村长又道:“不过,你还需要寻到五位考生互保,咱们镇上的考生通常都是互相保举,听说你从不参加文人集会,你可有想好找谁互保?”

这秦昭倒是还没有考虑过。

他不在意人际交往,除了陈彦安之外,并不认识其他要一同参加县试的考生。

哦,还有个人。

严修。

那家伙自从被秦昭拒绝后,这几个月又借着由头来过几次,都被秦昭拒之门外,一怒之下开始在镇上编排秦昭的流言,试图败坏他的名声。

不过有方天应在,这些流言都没成什么气候。

这个人肯定是不愿与秦昭互保的。

“你不必担忧这些。”村长道,“县城读书人更多,现下还剩一个多月的时间,你可以去结识几位。陈彦安这边我也会让他帮你寻觅着,到时报名前约在县城碰个面就是。”

以秦昭在镇上的声望,想要与他互保的人绝对不少。

只是互保并非签个文书这么简单,若互保的考生里有人作弊,其他四人会受到连坐处罚,取消考试资格。

因此,互保人必须找品行优良,值得信任的人。

秦昭道:“我明白,村长放心。”

“若是陈彦安那小子,我不会给他压力,但你不一样。”村长收了笑意,认真道,“拿个案首回来,回头我在村里大摆筵席给你接风!”

秦昭也跟着一笑:“这话秦昭记住了,自当尽力。”

.

村长送来文书的第二天,秦昭与景黎启程离开临溪村。

怕景黎在路上冷,秦昭特意租了辆带蓬的牛车,又在车里放了炭盆和棉被,晃晃悠悠往县城去。

山路陡峭,马车蓬挡得不严实,总是漏风。

景黎现在受不得一点风,冷得直往秦昭怀里钻。后者把他抱稳,摸了摸额头,温度并不反常:“怎么会这么冷,去县城一定让薛先生替你把把脉。”

景黎蔫哒哒地应了声,把脸埋进他怀里不肯动了。

二人出发得早,秦昭担心景黎在车上冻病,催促车夫加快速度,竟当真在申时前便到了县城。

他们事先已经和薛老先生说好,在阿易的药铺见面。

牛车直接停在了药铺所在的小巷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