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60(2 / 2)

加入书签

做里衣的白色细棉布,适合夏天的轻容纱,适合春秋的织锦缎,还有现在冬天正好能用上的五彩锦、白编绫,以及塞衣服里的新棉花。

新棉花不和布料一起打折,不过林夏至建议周老板也给棉花弄一个活动,周老板决定的是每买五斤送半斤。

五斤棉花计划得好、用得好,能给一家人做一身新衣裳,送的半斤可以加在被子里,也可以给自家相公或者孩子做一身更厚实的外袍,对本就计划买棉花的夫郎来说,城北布庄的这个活动简直不要太划算。

除了要给家里人做衣裳,夫郎们还盘算着冬天被子的棉花也旧了,加一些新的更暖和,旧的棉花用来铺床,这样算下来家里用棉花的地方还不少。

家里人多的五斤哪里够用,直接买十斤、十五斤、二十斤的都不在少数,买十斤送的棉花就有一斤,十五斤就有一斤半,二十斤就有两斤,夫郎们看着那多出来的棉花,笑得合不拢嘴。

周老板看着抽屉里的银子越来越多,摆在外面的棉花、布匹、成衣被抢购一空,笑得见牙不见眼。

城北布庄的店员根本没有时间招呼客人,他们忙着把库房里准备好的东西搬到店铺里。

当然客人们也不需要他们招呼,凡是看上了的直接拿到手上再说,动作慢了就会被别人拿走,到时候想买都买不着。

其实,夫郎们都很精明的,他们一眼就看出来了城北布庄的很多布匹和成衣不是今年的新货,但是都保存得很好,质量没有问题,只是花样和颜色没那么新潮好看。

实际上,大多数人家不可能年年都穿新衣服,今年穿去年、前年做的衣服很正常,衣服的花色和样式对日常穿着没有多大的影响。

这一次城北布庄的价格实在太让人心动,大家自动忽略这一个缺点,只想把自己看上的都买走,错过这次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

仅仅一天,城北布庄就卖出去十分之一库存,拿到手的银钱堆了满满一抽屉,快赶上生意冷淡时半个月的收入了。

这还仅仅是第一天,如果今天在城北布庄买了东西的夫郎回去帮忙宣传一二,明天有更多的人知道、更多的人过来,还有附近镇里的、村里的,周老板相信明天生意会更好。

周老板关上自家布庄的大门,招呼店员们一起:“大家今天辛苦了,这几天每个人的月钱都翻倍,今天的情况大家也都看到了,为了明天不那么手忙脚乱,今晚咱们把东西理一理,明天尽早开门迎接客人。”

“好,没问题!”店员们异口同声的回答。

他们在铺子里做事,东家的生意越好,他们的工钱才会越多,若是以后都能像今天这么忙,生意这么好,他们不会抱怨只会高兴。

另外,他们作为店员也有福利,可以用更低半成得价格买铺子里这些库存,不过数量有限,每个人最多买十六匹布。

他们都拿出家里的银子,能买多少就买多少,全买那些便宜、结实、耐用的。花样好不好看不重要。

留一部分自己家用,多的用不了的就趁着休息的时候拿出去卖,这么便宜的布料送去那些比较偏僻的村子肯定能卖掉。

店员们的这一点小心思,周老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没看到,只要他们能把店里的活做好就行,这是他向聚福楼学的。

周老板的城北布庄火了,第二天过来布庄得客人数量几乎翻了个倍,好在周老板他们昨天准备的足够充分才没有出乱子。

周老板清点了自己家的库存,告诉过来买布的客人们要买布得趁早,卖完了就没得挑。

整个县城的人都知道了这家布庄,东西又便宜又好,赶快来抢。

第三天的时候,人流达到了高峰,前一两天的客人主要是县城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