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72(1 / 2)

加入书签

下人过来采购,到时候下人记错了、回去说错了,那画出来的妆面可没法看。

想到这,林夏至立马让几位化妆师总结出来几种适合大多数人的妆面,做成简单的说明书,找印书坊的人印制好后放在一旁,有人来买就送一份出去。

有了这几张基础妆面说明图,几乎瞬间带动起这些买了化妆品的哥儿夫郎们研究妆容。

一夜之间,昭君妆和西施妆突然流行起来,不论买没买朱玉阁里出品的新化妆品,大家都跟着化起这两种妆容。

这是因为七月末的时候,青黛出版社再次出版了两个话本,是《王昭君》和《西施》,当时写话本的两个哥儿找林夏至请教,问林夏至对他们笔下的美哥儿相貌有没有好的建议。

林夏至脑子里第一时间出现的是两个美人,一个身穿兜帽、身材纤细、骑着高头大马的背影,笔直的背脊在大漠孤烟衬托下很有异域风情,另一个头戴面纱,在金碧辉煌的皇宫中,周旋于皇帝和后妃之间,显得柔弱、聪慧而坚韧。

林夏至心里对这两个人物的理解和景国人不同,他没有给出关于容貌的建议,只告诉他们可以在话本中给两个主角不同的特色,让读者只要看到这个特点,能想到是哪个人就行。

不知道写这两个话本的哥儿是怎么想的,最后他们两塑造出来的主角在容貌都很有特色。

西施的眉间有一个形似花朵的红色胎记,每次西施出场之前都会用细细的笔将眉间的花朵描绘得栩栩如生、艳丽无双。

而王昭君因为是前往塞外,写王昭君的哥儿听说塞外的人脸颊总是红彤彤的,他就写王昭君为了快速融入塞外的环境,每次出现在人前时都会故意将自己的脸颊涂红,以获得塞外王的宠爱。

这两个人的特色被大家融合到妆面中,就行成了西施妆和昭君妆,走在大街上,迎面而来的哥儿要么额头描着一朵花,要么脸颊通红。

这两个话本的故事都是哥儿周旋在两个国家之间,对战争产生影响,虽然不如另外两个哥儿上战场的故事引人热议,也同样成了大家茶余饭后探讨议论的话题。

自然,前太傅又给皇帝寄了一次新课业。

皇帝都要看,底下的大臣自是不必说,全都把书看了个遍。

主战派觉得不应该让哥儿成为战争的牺牲者。一个国家是有多无能,才会让柔弱的哥儿出面阻止战争,将自己的国民送去别的国家受苦,送去的人绝对不会像话本中说的那样,轻易获得敌对君王宠爱。

也有主和派,他们觉得打仗会流血,一旦战争开始,牺牲的就不是一个两个人,而是成千上万的家庭面临破碎,如果能够用几个人换取和平,又有何不可。

主战派不赞成哥儿出面。他们觉得对面的人是伪君子,满口仁义道德,其实是为了自己的安全,想的只是自己。

主和派说天天把战争挂在嘴边的人是莽夫,只图一时痛快,不管百姓生活艰难。

两边的讨论从朝堂蔓延到民间,老百姓也各有说法,大家虽然意见不同,却都克制在一个范围内,没有因为争执爆发矛盾。

这一场讨论是由皇帝引导出来的,西凉的游牧民族一直对景国虎视眈眈,他继位后这十年间,西凉国只在前面那两年骚扰过景国,时不时同景国打仗,后来因为西凉国内爆发内乱顾不上景国,才让景国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