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1 / 2)
有些已经开始下蛋的母鸡也不下蛋了,李老么发了好大一通火,指定了几户没那么多心眼又肯干的人家,让他们每天轮流来打扫鸡棚。
这些人家又哪里用得完那么多鸡粪,自然是要匀给其他的人。
干活的人家也不是傻的,哪能他们干了活免费把鸡粪给别人,李老么就给他们出了个主意,想要鸡粪就拿东西来交换,一把菜、两个鸡蛋、一点油都行,自是让那些拿到了鸡粪的人家对李家心存感激,打扫起鸡棚来更是不遗余力,每天鸡棚都干干净净。
听说了这件事,林夏至忍不住说姜还是老的辣。
其实一开始林承祖准备让李老么他们雇两个望山村的夫郎帮忙,天气热别累到他们,没想到他们用鸡粪就解决了鸡棚大部分活,还在村子里赢了个好名声。
林家村的私塾已经建好,夏天天气热,晾了几天潮气也除得差不多,桌椅板凳这些配套的东西一一搬进去,只差请两位先生过来就能开课了。
请先生的事自然不需要林夏至来操心,族老和里正早早就物色好了人选。
一位是考了多年的老童生,有四十来岁了,每次一到考试那位老童生就会出点状况,这么多年了他一直没能考中秀才,但是人家的才学还是有的,人品也不错对孩子很有耐心,把他聘请过来给孩子们启蒙再好不过。
另一位是三十多岁的秀才公,那人二十几岁考中了秀才,又寒窗苦读十年考举人,可惜一直没成功,家里的日子越发困难,正准备出来找学堂做教书先生。
里正都找人打听清楚了,这位秀才人品也过关,可以请来村里,继续教那些启蒙完了的孩子。
里正兴致勃勃的去两位先生家里请人,那位老童生倒是很惊喜,一口答应了,说愿意来村里看看情况。
秀才公却是直接拒绝了,他是准备在县里的学院教书,可不打算去什么村子里。
说来也是,那些愿意到村里私塾教书的先生,要么是本村人,要么就是一些考科举无望的老秀才,年轻秀才都更愿意留在县里。
其实林家三房就是秀才,里正原本想请他回村教书的,只是想着人家已经在县城的书院教几年了,要是他去请林老三回来,人家考虑到同村情谊不太好拒绝,便没提这一茬。
最后里正就只带这老童生回了林家村,老童生看着林家村的私塾建的大方气派,给教书先生还修了单独的小院落,在得知给孩子们启蒙一个月的月钱是七两银子后,心里对林家村的这份教书差事儿越发满意,只是嘴上还是说回去还要和家里人商量一下,明天再给林家村里正回话。
里正从他的脸色就看得出来,这事应该没问题了,心里的焦急放下了一些,只是另外一位先生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找到。
卫夫郎宽慰他,现在村里的孩子们识字的在卫家村的私塾读书,那些没读书的要么年龄小,要么家里穷,以林家村现在的情况,请一个启蒙先生过来就够了,卫家村那边的孩子就继续在那边读到年底,等明年林家村找到了合适的先生再让他们回林家村读书。
卫夫郎这番话说得有道理,找夫子的事急不得,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不能因为着急随便找一个人来林家村给孩子上课。
第111章 再建豆腐房
果不其然,第二天老童生就托人带话过来,说是应下了林家村私塾先生这个差事,三天后就能带着家人搬过来。
老童生姓郑,叫郑高鹏,家里人口也简单,爹么过世后兄弟们就分家,家里在一个镇做小买卖,没有田产,家里老大分得了房产,下面几个兄弟就把爹么攒下来的银子分了,郑高鹏带着夫郎和两个孩子在县城买了个小屋安下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