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76(1 / 2)

加入书签

时候,特地吩咐,让您过来了,就先带您回府休息。”

“回府?”倒是轮到招弟发愣了。上次来的时候,可只有仁和堂这个地方,难不成后来买了住宅。可明哲根本就没有提过啊!

“是。”钱来笑着。领着招弟往外走,上了马车,钱来坐在车前面,指着车夫赶马往那边去。

坐在车厢中,招弟微微撩着车帘看着外面。途经几个铺子时,倒是觉得有些饿了。秋菊看见,问了两句,招弟点了点头。秋菊这才叫停了马车。

在旁边的一个饭馆子吃了饭,才继续走。

马车停下。

招弟看着面前的大门。朱红漆的大门,新崭崭的。仰头,牌匾上——苏宅,两个大字,赫赫在目。进了大门,瞧着里面的景。院子里种了花,春风过,花香缕缕。

钱来搁下东西,道:“如果少奶奶没有什么吩咐,我就先去铺子里了。”

“行。你先过去吧!”招弟瞧着他出了门,又见秋菊身上还挎着包袱,笑道:“先把东西放下,我们逛逛院子了再说。”说着已抬脚去了。秋菊赶紧把包袱放下,跟了过去。

应该是个有点岁数的宅子了。里面倒是不像那朱红色大门新崭崭的,反而透着一股子古宅的气质。特别是游廊檐角上的雕花镂刻,都是精美的。

宅子也不大。后面有两个小院毗邻。每个小院,厢房带着耳房,院中芭蕉丛丛,绿竹成林。倒是个雅秀的地方。可能是宅在靠得偏了一些,也十分清静。

其中,还有一个小亭和池塘。池塘里,许是要不了多久,有几片荷叶已在湖面摊开。碧波静静的。荷叶也是静静的。

是个好地方。

想来,明哲肯定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本来还琢磨着选哪个院子,倒是在一个院子里,瞧见了里面的摆设。

桌子上,摆着茶具,提了提壶,还有昨夜剩下的茶水。看过去,床上的棉被也是才换上的。红红的,喜庆。在床榻上,还瞧着了明哲的一双黑色靴子。面上绣着的用金丝银线勾勒抹面,出来的图样,沉稳。

走近了,微微眯眼一看,鞋跟处的线竟是松开了。

“秋菊,去把东西那这边来。”招弟拿起靴子看了看。裂了缝,虽然知道自个儿的绣活不怎么样,但好歹练习了那么久,应该差不到什么地方去的。等得秋菊拿了东西过来,又找她要了针线来。

秋菊瞧着她要亲自动手,“少奶奶,还是我来吧。”

招弟挥挥手,“你就在旁边看着,哪里下针错了,说一声。”她低头,引线穿针的,密密缝着。学了那么久,针脚到底是整齐的,连针线也是紧密的。

秋菊瞧着少奶奶缝的认真,连少爷回来,都没注意。她准备出声提醒,倒是被少爷挥手退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