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1(2 / 2)

加入书签

闻弛想起来了,那是常小岁曾经跟他说过的话。

听常小岁形容的那根薯,应该就是红薯。

课既然有这中东西,没道理还只有这么点亩产啊。

好一会儿等他回过神来,发现那帮人还在那边吵。

而且谭晏一个人跟一群老头吵,明显已经有吵不过的趋势了。

而另一边还有人对乾承帝大声说道:“陛下,海运之事,将我朝大量物粮外运,却只得些珠宝翡翠、香料、象牙等无用又昂贵之物。陛下,这海运实是于平民无益,于国力有损也!”

闻弛闻言皱眉。

他记得他原来的世界,不知道哪一个年代,似乎也确实是有人以这样的理由实行了海禁闭关锁国的。

但是闭关锁国的结果他却是最清楚的。

开放的市场确实可能会由于价差的问题,带来不利结果,可同时也会带来无数信息,甚至是技术。

而且贸易是可以用手段引导的,一刀切的懒政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不合适的。

以丰朝现在的状况,只要不走歪路,紧跟上世界范围的步伐,最起码结果不会像清朝那么惨。

可是现在却有一群老臣嚷嚷着要禁海运——

外面越吵越凶,闻弛看到乾承帝脸上甚至也露出了深思的神色,心中不由着急。

眼见着乾承帝似乎就要开口应承下来,闻弛再也看不下去,一把掀开帘子走了出去。

“十口之家,丝帛10匹,得粮1600斤。敢问谭大人,10匹丝帛所耗之桑田为几亩?”

众人被他忽然出现都吓了一跳。

那谭晏顿了顿才开口道:“回娘娘,需两亩地。”

“两亩地中粮,可得几何?”

“400斤不到。”

闻弛勾唇冷笑,“有这丝之贸易,民可得1600斤粮,海禁之后,无人购丝,只得400斤。试问,这1200斤粮食的缺口,由谁来填?”

所有人一下都愣住了。

第49章

可是随后, 那个一开始说话的白发老头——曹大人便立马开口说道:

“即便是那1600斤粮食,也均出自于丰朝的土地。没有丝绸贸易,那最终也将进入百姓口中!

“原本无需织丝便能吃得这些粮食, 可如今减少了粮田,辛苦所织之物又运于海外,穿在外洋人身上。而我朝百姓吃的依旧是我朝的粮,穿着我穿的布。

“试问这远洋贸易,与我朝到底有何益!

“要知,少了那桑田, 我朝每户便还能多出400斤粮食, 100万匹布那便是——”

说到这里,曹大人顿住了。

闻弛笑着接上道:“那便是4,000万斤粮, 值12万贯, 可活民6万余人也。”

那曹大人终于露出胜利的笑容来:“如此, 此海实乃该禁也!”

“非也。”闻弛却依旧摇头道, “4, 000万斤粮,值12万贯。百万匹布, 值50万贯, 若税五取一, 则税银10万贯。若进出相衡, 则我朝将进口50万贯货,又税五取一, 再得税银10万贯。此乃20万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