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8(2 / 2)

加入书签

按理说科班出身的,演技不应该这么粗糙,后来何欢才知道,人家太忙了,还有五六场要演,没心思仔细琢磨剧本。

何欢匆匆忙忙去约别人,发现大家都没空,时间越来越紧,他着急得失眠了几天,无奈之下,打算破罐子破摔,直接交拍好的那部作品。

恰好这时林时予来学校找何欢,何欢靠在栏杆上,手撑着腰,强烈谴责了一通那个拿钱不干事的表演系同学。

向林时予抱怨完,何欢长叹了一口气,转头看向林时予,看着看着,眼神变了,林时予的颜值没话说,正脸好看,侧脸也不遑多让,光这样看着,就足以让人心动。

如果用这样一张脸,就算演技差一点,挑剔的评委们应该也会不忍苛责吧?

何欢要拍的是一部文艺片《夜》,人物只有一个,主要讲聋哑少年被家庭抛弃,继而又被社会抛弃,之后陷入无边的孤独。矛盾冲突并不剧烈,只有大段大段生活场景的剪切,偏意识流。

在何欢的恳求下,林时予没犹豫多久就同意了,但他从来没接触过这些,很多都不懂,全靠何欢一点一点教他。

二十分钟左右的片子,他们拍了九天,终于赶在毕业作品展映之前完成了拍摄。

展映当晚,林时予也去了,跟何欢坐在一起,认真看完了排在《夜》之前的几部微电影。

听着评委不留情面的点评,林时予莫名有些紧张,可能是不习惯暴露在人前,也可能是因为他怕别人从主人公身上,看出他的影子。

等《夜》开始放映后,底下好多人开始窃窃私语,前面几部电影基本都是群戏,用的都是熟面孔,有些人叫不出名字,但平时在校园里也碰到过,然而大家对这个主演却完全陌生。

林时予看着荧屏,紧张感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消散。

到了点评的阶段,评委席上的老师们互相看了会儿,先是沉默,后面一个年纪稍大的老师敲了下桌子,笑呵呵地问何欢:“你上哪儿找来的这么个宝贝?”

另一个老师笑着说:“老天爷赏饭吃。”

逗得评委席上的老师们都跟着笑起来。

以严厉著称的肖斯景皱起眉头,咳了一声。

“几个长镜头拍得不错,视角转换一般,背光处理有待加强,色彩、光线架构……”

“主演叫什么名字?我好像没在表演系见过他。”

“演技勉强能入眼,但全靠镜头增色,削弱了动作的不自然。”

何欢说:“他叫林时予,是我哥们儿,隔壁政法大学的。”

肖斯景顿了顿,继续说:“学法挺好,够理性,演戏就怕浸入式的情感体验,拍完很难出戏。”

他以为林时予想往娱乐圈发展,嘱咐林时予接下来要磨练演技。

林时予说暂时没这方面的考虑。

肖斯景淡淡地回了句:“那可惜了。”

林时予随便往那一站,就能吸引无数人的目光。

青涩也掩盖不了身上的灵气,这样的人,天生适合荧屏。

散场后,何欢问林时予:“你为什么一门心思想当律师?”

周围很多人,挤挤攘攘的,声音嘈杂,林时予没说话,过了大概半分钟,才开口:“无所谓,做什么都行。”

何欢扫了眼林时予的神色,用脚指头都能想到这肯定和陆以瑾有关,叹了口气:“你看你从小就喜欢电影,这次拍摄的时候,你一点都不抗拒,拍出来的效果也很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