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2 / 2)
随着天下承平日久,文恬先不说,但武嬉的时代早晚会到来。
有仗打的时日,军户的人身安全且不论,但能收获浮财甚至世职的可能性总是会更高一些的。
天下承平,军户们就失去了晋升的渠道。
不打仗,想保命的人自然都很高兴,那么抛开他们军户的身份来看,祁元询就得想办法为军户们解决生计问题了。
比一般的民户在基本待遇方面受到的限制都严苛,说白了,军户也是通过强行的限制来保障兵源的。
根本不像他前世的那个国家,军人之家都是很受敬仰的,甚至于军户这样定会有军人的家庭,更是为人艳羡。
既然这样,那就先在大同和青州这里做个试验好了。
景熙元年六月,皇太子千秋,帝下诏,大同、青州军户,受白莲逆贼之殃灾,当抚。
田地免杂之限额,由三顷升至六顷,原由军户之家自行承担的军装盘费朝廷将会视额度代出。
此前的白莲之乱中,大同、青州的军队皆有出征,军户之家在军装盘费方面的支出,朝廷将会以减免杂役或赋税的方式进行补偿。
军装盘费是军户之家要耗费钱财最多的一项,祁元询这样的圣旨一下,对军户家庭来说,补偿已经算是颇为到位了。
这个生产力滞后的时代,朝廷想要维系稳定,别说是赋税了,就是各种正役、杂役,还是得有人去干。
所以祁元询新皇帝上位,也只能尽量减少百姓的负担,对待大周兵源的军户们更是要收拢其心,更多的,还得慢慢来。
宣武帝将这些百姓划为军户的时候,已经考虑到军户们要出丁入军,在制度上,虽然有许多限制,但也有许多优待。
只不过在实际实行的过程中,军户们甚至连减免一定杂役这项福利都不一定能得到保全。
祁元询一贯用以示人的形象属于那种重视文治的传统仁君形象,简单来说呢,就是不像父祖一样重视军事。
但是他清楚地知道,没有军权是很危险的一件事。
只有上直卫和京营握在手里,并不能让祁元询完全地没有后顾之忧。
藩王带上护卫们离国之后,剩下的军权,祁元询是一定要收回来的,现在接触大同与青州的军户,也算是他的一种尝试吧。
说起来,他这回发诏书的时间是皇太子的千秋节,也算是对前段时间的光幕做一个表态。
后续布置,要不要让皇太子亲自上手去做呢?
祁元询想得很美好,只不过和他爹说了以后,太上皇却直接通知他,下个月,他老人家和皇太后,便要带着太子去北巡了。
正好,大同和青州都在北方,后续事宜,太上皇亲自指导孙子,也算继续实现他要养出一个像自己一样知兵的孙子的愿望。
皇太子是暂时指望不上了,祁元询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其他几个儿子。
皇太子是他和太上皇一起倾力培养的继承人,地位不容动摇。
但是其他几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