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 / 2)
吴府的热闹,真的论起来,实在是说不完。
事情没闹出来,可能别人以为吴府只有吴王次子这一个儿子不孝子,可是实际上,除了最年长的吴王世子,吴王的几个年长儿子,都不大好。
吴王世子到年龄就因受封世子之故,提早到京师受教于高皇帝膝下,起码具备了一个合格的宗室典范的必备修养。
除了他以外,也不知道吴王是怎么养孩子的,居然让自己府上出了那么多的奇葩。
吴王次子,有子告父的逆行,而除了这位之外,吴王的三子、五子,也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吴王的四子不像兄弟一样行事出格,虽然“智瑞顽皮”,但也算知书识礼,算是他们家除了世子之外,年长诸子里最端庄的一个。
子告父、弟告兄,大周老祁家兄友弟恭,这样的行为,若是没有光幕,高皇帝去后,指不定会有多少人想要付诸行动,在王位继承上,告倒了前头受封的世子,自己继承主支爵位,这可以算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只是高皇帝在时,见不得自己的子孙里出这样的混人,压制了这样的情况出现。
原先就蠢蠢欲动有苗头的吴府老三和老五,这才收敛了几分,他们家爱给世子长兄找不痛快,京师这边都快见怪不怪了,祁元询感同身受,也是非常同情吴王世子这个堂弟。
吴府的老五考封后受封的是新昌郡侯,和他的二兄汝南郡侯是吴府现今有爵位的王子里爵位最低的两位。
汝南郡侯毕竟有以子告父这样的行径在,爵位再怎么低也不会让人意外,新昌郡侯嘛,只能说他在诸兄弟里本身就不是什么起眼的人。
朝廷的宗藩诸府,王子受封爵位后,爵号仍以其父王爵所辖之地的地名作为分封,但是实际上他们任事的地方,已经被调换,另做安排了。
新昌郡侯不理事,对自己的爵位高低也似乎不是很在意,他在意的只有雷勉在奏疏上写明的一个爱好——食&人。
祁元询看了以后,感觉不寒而栗,回想起这个堂弟的模样,只觉得毛骨悚然。
他原先是不知道新昌郡侯的这个爱好的,而高皇帝若在,知晓子孙里有人有这个爱好,指不定会当场革除宗籍,打死了事。
他原先不知晓新昌郡侯这个爱好,只觉得这个堂弟行事实在狂悖没有礼法了些,雷勉在奏疏上言及此事后,纵然没有其他证据,他也打算要着人好好查一查了。
这哪里是人能干出来的事?
如果说吴王的三子——其受封爵位为顺阳郡公——和新昌郡侯联合起来对付兄长的原因,是因为他有机会夺得世子之位——毕竟吴王的次子受到厌恶,又有光幕所言子告父的污点在,吴王已经上告朝廷,连开除宗籍都说出来了,更何况是请求剥夺次子对吴王爵位的继承权呢?那顺位继承的时候,吴王的三子自然比他的这位二兄更有机会——还可以用正常人的逻辑思维去理解的话,那他们家老五,可能就是纯粹看不得大哥好,想法清奇了。
吴王青葱年少的时候,也是走马章台、行事无忌的人物,甚至于身为藩王,还公然违反不得擅自离开封地的禁令,跑到中都凤阳去旅游了一圈。
结果后来他就被亲爹教做人了,吴王被废黜了王位,发往云南,按照祁元询的理解,就是高皇帝要让吴王亲身体验一回苦日子,好醒醒脑子。
当然,吴王毕竟是亲儿子,发往云南游了一圈,人就被叫回了京师——吴王爵位虽被暂时废黜,但封地仍由吴王世子看管着,该是他们家的,依然是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