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2 / 2)
“殷将军这是怎么了?为何这么大火气?”李凤歧换了一身铠甲,策马不紧不慢地出来,守卫的玄甲军自他行过之处分开一条路,待他行过,又严丝合缝地合拢。
殷承梧此时恨不得生吃其肉,见他还敢做一副无辜面孔,更是恨得咬牙切齿,拔出刀便策马朝他杀来:“今日若不杀你,难消我心头之恨!”
重若千钧的一刀斩出,却被李凤歧轻松挡下,他架着殷承梧的刀,还是那副“你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的语气:“殷将军这么大的火气,该去消消火。渭州冀州如同唇齿相依,本该守望相助,本王如何忍心与将军动手?”
说完运劲一推,力道之大,差点将殷承梧推下马去。
嘴上说着不忍心,手上去半点没有省劲儿。
殷承梧稳住身体,勉强冷静了一些,连道了三声“好”:“倒是我小瞧了永安王的厚颜无耻。既然如此,那殷某奉陪。若不归还金矿,殷家与你不死不休!”
李凤歧懒洋洋地挽刀:“要战便战,只是这周句镇只有一座石头矿,本王实在不知将军口中金矿是为何意。”
他神情有恃无恐,分明是打算赖账。
当初殷家为了暗中积蓄力量,将周句镇的金矿护得密不透风,为了不叫人察觉异常,甚至没往周句镇调派大量守军,没想到当初的谨慎,如今却全成了李凤歧用来堵他们嘴的借口!
分明就是要按头殷家吃了这个哑巴亏!
殷承梧如何能忍,此处乃是冀州地界,李凤歧既然想黑吃黑,那他便叫他有来无回!
正要下令开战,却听后方一兵卒快马奔来,口中道:“大将军,老将军有令!”
殷承梧动作一顿,回过身去,却见兵卒气喘吁吁呈上一封信来。
他盯着那封信,面色变换良久,才不得不接过。信中所写内容与他所料相差无几,父亲果然在信中命他退兵。
信中诸多利弊分析,在他看来却只是父亲年纪大了,已经没了当初的杀伐果决。
周句镇的金矿是殷家的命脉,若不能夺回来,明年开春一旦与朝廷开战,他们将陷入被动之中!永安王再强横又如何,如今他不过带了区区两万人马,只要赶在渭州援兵到达之前,逼迫他们自周句镇退兵,这金矿便还是殷家所有!
永安王有能耐偷一次,难不成还能偷第二次?!
可信是在众目睽睽之下送来,他不能公然违抗军令。
殷承梧收起信,咽下喉中腥甜:“收兵!”
李凤歧瞧着他面上不甘屈辱之色,笑眯眯拱手道:“替我多谢殷老将军割爱。殷将军慢走,本王要事在身,就不送了。”
“……”殷承梧死死咬住牙,才没一口血喷出来。
他阴沉沉看了李凤歧一眼,策马离开。
李凤歧调转马头,扬声道:“都给我守好了,别叫脏东西飞进来。”
说完便策马去了镇上的衙门。
曾经衙门如今成了叶云亭等人临时落脚之处。
李凤歧出去对敌,叶云亭便在安置寨中的百姓。他命人询问之后,见这些百姓大都愿意留在周句镇安居,便命人将之登记起来,等日后渭州派人接管周句镇,衙门重新建立,再给他们分分田地,使其落户安居。倒是小部分自殷家搜捕之下逃出来的山匪,在得知外头的便是大名鼎鼎的玄甲军之后,提出了想要投军的意愿。
当初随暗卫下山的山匪有三十五人,如今回来的不过十八人。那未曾回来的半数人,或是死在了厮杀中,或者被殷家抓获,也有少数可能逃了。叶云亭曾承诺过他们,若是能活下来,可得赏银一百两,将功折罪,抵消之前的罪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