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1 / 2)
重阳当日需祭祖,怕是没空闲出门游玩,便挑了今日。”李凤歧望着他道:“大公子应该还未见过重阳时,上京城里的热闹景象吧?”
上京是北昭最为繁华之地,过节时自然热闹非凡。
重阳之日,宫中以及高门贵族都要祭祖拜告天地,但市井百姓却没有这么多讲究,重阳未至,他们便已经做起了重阳糕,菊花酒。稚童们举着各式各样的纸鸢奔跑玩耍,早早就已经热闹欢喜了起来。
叶云亭确实没见过如此景象,他眉眼弯弯,眼底盛满了喜悦:“我从前吃过奶娘给我做的重阳糕。听说最好还要配上菊花酒……”只是那时他年纪小,奶娘自然不会给他喝菊花酒。
李凤歧与他并排而行,给他讲解重阳日的习俗:“除了重阳糕菊花酒,还有佩茱萸簪菊花,放纸鸢,登高辞青……”
他每说过一样,便会寻一处摊位指给叶云亭看。
因着这些习俗,每年都会有许多小贩在街上卖自家做的重阳糕菊花酒,还有手艺人扎得各式纸鸢,偶尔也有妙龄的少女挎着花篮,四处叫卖篮中的茱萸与菊花。
叶云亭看得目不暇接,脸上笑意深深。
李凤岐仰头瞧着他,也跟着带上了笑意,神情十分温和。
边上偷偷打量两人的百姓看着就“嚯”了一声,心想成了亲就是不一样。从前永安王打街上策马而过,别说笑一笑了,眼神都不往旁处看一下。
如今却陪着王妃上街来,瞧着也没那么威严可怖了,虽是两个男人,但与寻常夫妻瞧着,竟也没什么两样。
有做生意的小贩,机灵胆大的还试着吆喝道:“王爷可要给王妃买些重阳糕?我媳妇做得重阳糕可是一绝。”
有人开了头,又接二连三有人附和。
“我家酿得菊花酒香醇可口,王爷王妃可要闻一闻?”
“茱萸香囊可驱灾辟邪,王爷王妃可要瞧瞧?”
“……”
长街两侧吆喝声不绝,叶云亭还从未面对过这样的场面,张望两边一时不知该去哪边看。
倒是李凤岐拉了拉他的手,带着他到了卖香囊的摊位上,挑了两个香囊付了钱:“这是茱萸磨成粉所制的香囊,重阳佩戴驱邪避祸。”说着将墨绿香囊亲手给他戴在了腰间。
叶云亭今日穿得是一件白色暗纹夹棉锦袍,锦袍衣摆上绣着一丛绿竹,墨绿香囊与衣摆处绿竹呼应,相得益彰。
叶云亭垂眸,手指拨了拨香囊,嘴角弧度就不由扬得更高些。
他见李凤岐手中还拿着一个,本着投桃报李的心思,蹲下身也给他系在腰间。
李凤岐就瞧着他手指灵活穿梭,很快便将香囊系带打了个漂亮的结,而后仰脸看他,眉目璨然:“好了。”
“多谢。”李凤岐捻了捻手指,克制住那股突如其来的、想去摸一摸他眼睛的冲动。
“王爷客气了。”叶云亭站起身,推着他往下一个摊位走。
这一日,两人将这昭和正街的摊位都逛了一遍。
等回去时,已经是傍晚,李凤岐怀中已经抱了三坛子菊花酒,两大盒子重阳糕,叶云亭没拿东西,就推着他往马车的方向走。
两人如同寻常百姓一般,漫步闲逛,看见有意思的摊位便凑过去看一看,等到了马车跟前时,李凤岐怀里又多了一盆开得极好的菊花。
车夫瞧着这一幕,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他虽然不是王府老人,但这些日子听伺候的下人提起永安王,那副惊恐神情都如见了罗刹一般。
他今日被唤来伺候,还颇有些胆战心惊。
可眼下他看着,却觉得永安王与常人也没什么不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