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18(2 / 2)

加入书签

敢这样大费周章地拦他,若说冯源没有宁铮的授意,那是决计不可能的。

宁铮虽然在谋算上不及宁衍,但也不是那种为了一仗输赢就不顾全局的傻子,宁怀瑾最初还想不明白,但在山里呆了两天,脑子渐渐清楚,便也反应过来了宁铮的用意。

——宁铮是想用他来重创宁衍。

这天下都知道他是宁衍看重的恭亲王,但只有宁铮知道,对宁衍来说,宁怀瑾在他心中的分量远远不止世人想象的那些。

宁衍当初在京中为他干了那么多出格的事,不光咬着性子不肯纳妃,还能为了他硬往阮茵的套里钻,要说宁铮没收到消息,宁怀瑾死也不信。

既如此,那无论是宁铮在战场上俘了他,亦或是冯源干脆在这深山老林里将他宰了,对宁铮来说,都是稳赚不亏的事情。

若是前者,他能拿着宁怀瑾去向宁衍谈条件,宁衍那样看重他,不怕宁衍不被拿捏。若是后者,宁衍悲痛欲绝之下,也能让宁铮有机可乘。

宁怀瑾知道,战场之上两军对峙,手段脏些的,也有拿敌军将领妻儿家小在阵前相威胁的事。可他万万没成想,自己居然也有一天成了旁人口中的“妻儿家小”。

宁怀瑾不由得摇了摇头,苦笑了一声。

他先前一直觉得,他与宁衍之前如何,都是关起门来自己的事儿。宁衍对他如何心悦,如何偏袒,都是宁衍对他的抬举。抛开这些,他本质上不过还是那个宗谱末页的旁支宗亲。

是以无论是带兵打仗,或是什么其他事,宁怀瑾从未在意过什么,只想着护好后头的宁衍便好。

可直到此战过后他才骤然明白,原来在旁人眼中,他早已与宁衍绑在一起,成了能威胁宁衍的“隐患”。

——吃一堑长一智,下次可不能这样以身犯险了,宁怀瑾想。

孟昌勋见他神色恹恹,以为他是自责,便干咳了两声,想转移一下话题:“王爷身上的伤如何了?这山上潮气重的很,可别留下什么病根。”

“本王没事。”宁怀瑾摇摇头,说:“本王方才想了想,按昭明的性子,想必不会临阵自乱手脚,哪怕是本王丢了,他也不会放过眼前的便宜买卖,只会变本加厉地咬下对方一块肉。加上有郑绍辉替他左右看顾,这几天下来,至少能打下两座城。”

宁怀瑾向后靠在山壁上,微微眯着眼睛看着天上的云,低声道:“……希望昭明机灵点,打的是南溪和叶集。”

孟昌勋在脑子里艰难地回忆了一下舆图上的位置,过了半晌才想起来,叶集县和南溪县正处在金寨左右两边,正好能跟九华山形成个合围的三角。

“叶集也就算了,谢将军还能往这边搜搜。”孟昌勋不解其意:“可南溪就远了,这得打到安庆南边去。”

“就是要打到南边。”宁怀瑾低低地笑了一声,说道:“宁铮身在顺昌府,安庆府孤城无人,若是昭明撇下我不管,一味地往他的本营扎,你看宁铮要不要慌。”

“你我现在被困在山上,无非是因为冯源在底下守着咱们自投罗网。可若后方守军不足,宁铮下令他撤兵,现下的困局也就解了。”宁怀瑾顿了顿,似乎是蓄了点力气,才接着说:“……宁铮本来只是想孤注一掷,想着能逮到本王,从陛下那里换取更多胜算。这样的釜底抽薪之法不是长久之计,只要他一时没能按死本王,他没那个时间多耗。”

“昭明大军压境,他不会将所有胜算投在本王身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