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0(2 / 2)

加入书签

这是李浔吃过的最久的一顿饭,直到接到教练电话,说该去基地报道了。

李初之站在餐厅目送他离开,李浔刚说再见,她眼泪哗一下就狂飙出来,弄得张寒束手无策。

李浔从衣兜里摸出最后一根米奇棒糖:“下次过来给你带芋头酥好不好?”

李初之摸一把眼泪,打了个哭嗝:“芋头酥好吃吗?”

李浔笑起来:“还不错,你宋仰哥哥很爱吃,我给你买一份,再给他寄一份。”

“那好。”

李浔的拇指按在她眼睑,轻轻一擦,想起什么,在她脸颊上亲了口:“我走了啊。”

李初之诧异地瞪大眼,不过她比宋仰的反应快多了,眼疾手快地捧住李浔的下颌,“啵唧”一口,由于没有任何准备又用力过猛,留下一道湿漉漉的口水印,被李浔一脸嫌弃地抹掉了。

下午两点多,李浔才拖着行李赶往基地报道。从地铁站出来时,天又放晴了,走几步路,热得人大汗淋漓。

王南风的车就停在地铁口外。

十年过去,来接他的已经不是破自行车,改换SUV了。

不过王教练见了他,还是和十年前一样热情地迎过去,拍拍他胳膊:“看着又结实不少啊。”而后又忍不住抱上:“咱们得有快三年没见了吧。”

李浔的后背被他拍了又拍,眼尾笑出两道褶子来:“两年半。”

王南风松开他,直入主题:“你回来得正是时候,A大研究院的技术团队向我们基地运来两台有意思的新设备。”

李浔立马猜:“AI指令系统?”

王南风一喜:“你怎么知道?”

李浔说:“我之前查文献的时候看到过。”

早在几十年前就有人提出,在未来决定体育竞技胜负的,不再是运动员,而是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

韩国和一些欧美国家,之所以能长期碾压别的国家,就是因为他们有高昂的投入、最先进的设备和前辈的经验。

这些精密的仪器首先将进行大批量的数据采集——运动员每一次抬弓,拉弦,放箭时,站立的角度,动作的幅度都会被记录下来,接着进行技术比对和分析,

教练和运动员就可根据这些可靠的数据分析,调整动作和力量上的不足。

到目前,最顶尖的系统甚至可以通过当时风力,风向,运动员抬臂角度、勾弦力度等预判出放出去的那支箭是几环,着箭点位于靶纸的哪个方位,从而提醒运动员,对抬臂角度和瞄准器进行调整。

这样高精准度的指令,就算委派上千上万个经验老到的教练员同时进行分析,肯定也无法做到。

有了这些技术支持,剩下就靠运动员的勤学和苦练,把在训练中分析出的数据,刻入脑海,随机应变,调整动作。

王南风咬了咬后槽牙,眼底显现出锋芒:“以前只有羡慕人家的份,现在我们也能做到了!”

李浔听完热血沸腾,满心期待。

到了基地,连和几位领导寒暄客套的步骤都省略,放下行李,直奔训练场。

新设备、新器材、新助教、新队员、新技术,就连基地的健身房都重新翻新过,亦如他的人生。

王南风笑着说:“你先在这热热身,一会儿我教你怎么用新设备。”

“嗯。”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宋仰也在健身房跑步热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