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 2)
改口这么快,饶是沈聪都有些震惊。父子俩齐刷刷抬头,望着她。
“这么看我做什么?不是你想继续读书吗?”王霞卷了下菜叶,就着淡汤,把叹息吞进了肚子里:“学费你自己解决,剩下的,我们也不能拖累你。”
-
沈拙清在家呆到九月才返校,正赶上新一届入学。李方潜比他回得早,在去美国前就已经定了B大的导师,所以留N校忙完论文和毕业后,回家没待多久,就去B市熟悉新实验室了。
但李方潜不知道工厂大院的号码,只能写信告诉沈拙清他毕业离校的事情。信寄到学校,沈拙清看到时,李方潜人已经在B大一周多。
一次久违的见面又错过了。沈拙清苦笑着想,也好,好过牵肠挂肚的煎熬。
N大的香樟树似乎更茂密了些。客车接来新一茬的学生,一张张青涩的脸鱼贯而出。
门口依旧站着高年级同学引路,照相机旁排了很长的队。
沈拙清提着行李,看着身旁掠过的一件件校服,有些恍惚。
甚至有人把他当作新生,大声喊着,让他去领校服。
回忆席卷而来,林荫道的尽头,也许有双好看的手,会脱下自己的校服、登记他的姓名、接过他的行李。
而李方潜,也许再也不会出现在这里。沈拙清花了很久才意识到这个问题。
-
“你可算回来了!”孙干明把宿舍从里到外打扫了一遍,为沈拙清接风洗尘。
刘柳递过来一块西瓜,切成月牙的形状:“拙清你先别忙着收拾!吃点西瓜,降降温。”
沈拙清瞅瞅两位舍友,没啥大变化,刘柳的头发更长了些。
“我不在,你们俩没打架吧?”沈拙清半是开玩笑地说。
孙干明“哼”了一声:“我哪里敢打他!天天就知道跟方寻怡亲亲我我、唧唧歪歪,诗社都不管了。”
刘柳一个枕头扔过去,堵住了孙干明接下来的话。
沈拙清听到“诗社”,顿时来了劲头:“诗社现在怎么样?围读还在继续吗?”
孙干明神神秘秘从抽屉里掏出一本杂志,递给沈拙清。
“丛林?!”沈拙清看到封面大吃一惊,左翻右翻看了好一会儿,问道:“你把它做成了杂志?”
“我倒是想。”孙干明皱了皱眉头,嫌弃地说:“是敬爱的前任主席,走之前帮忙打的申请。要不然,我哪能申下校刊啊?”
刘柳点点头,跟道:“你跟李师兄一走,诗社可差点就转不动了。幸亏明哥神武,二话不说就把杂志社接下来了,还开了个‘喉舌’专栏!”
沈拙清并不想和他们过多聊李方潜的话题,便翻开了内页。
果然,第三张右上角醒目的“喉舌”二字赫然在目,里面什么内容都有:西区食堂的吊扇松动有安全隐患、上学期放映的电影风格沉闷、学生社团的申请流程过于繁琐、学生会换届门槛太高......仿佛宿舍的夜间闲谈都变成一个个方块字,也不知道孙干明哪里收集来这么多信息。
沈拙清分外认真地合起书说:“变成杂志以后是正规不少,但是刊印出来需要时间,许多东西就少了时效性。所以我的建议是,围读还是不能放。”
“知道啦,现在我可是社长!”孙干明故作端庄地正襟危坐,还掏出一堆信件,显摆似的散开,“看见没,也有人给我送信了!”
“是是是,明哥魅力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