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24(1 / 2)

加入书签

下。

愧为修史人。

程沐所作赵嫣生平传记写了整整两年。

从永历三年到永历五年。

这两年是大楚历史上狼烟遍地的两年。

即便是京城四处传言西北军就要打到金銮殿,程沐也不曾停下手中的笔。

他要将赵嫣的传记流传于世,但求史书还一个公道。

这本传记再过些日子便能落下最后一笔,家中的手稿已经铺成墙。

程沐看着珠帘之后高高在上的天子,低声叹息。

人人都说他太过执着于一个死人。

却不知道这些活着的人才是真正的行尸走肉。

下宴的时候,程沐遇到了刘燕卿。

刘燕卿见程沐挑眉道,“总算还有一个熟面孔。”

程沐拱手道,“见过大人。”

刘燕卿瞧了眼他身上青色的官袍道,“这几年过去,也不见升迁。”

程沐摇头,“志不在此。”

刘燕卿叹息,“这满朝上下,也就小程大人尚算一股清流。”

程沐看了刘燕卿一眼,“大人寥赞,唯一值得如此称呼的只有已故的赵大人,他没有辱没赵家的名声。”

刘燕卿目光遥遥看向刘府的方向道,“他若是能听到这句话,心里应当会舒服些。”

程沐笑了,“我有幸曾目睹过赵首辅的风采,见之一目,不能忘也。”

刘燕卿微微一怔,也笑道,“他这样的人,确实很难令人忘怀。”

程沐拱手,“大人止步,程沐先行告退。”

刘燕卿负手而立,目送程沐离开,丹凤眼眯起,低声道,“小程大人这条命,可别随便丢了。”

崔嘉远远看到刘燕卿,而刘燕卿如今身在高位,并非他能惹得起的人。

最重要的是,刘燕卿曾是赵嫣旧人。

刘燕卿却看到了他,挑眉道,“崔大人这是要往哪去?”

崔嘉行礼道,“下臣见过大人。臣宴罢欲往府中去。”

刘燕卿挑眉道,“崔大人与我顺路,正好捎带一程。”

崔嘉面露难色,正欲说什么,刘燕卿挑眉,“崔大人敢在陛下面前搬弄陈年是非,却不敢上我的马车?”

崔嘉上了刘府的马车。

刘燕卿回京后详查了一番赵嫣身份如何暴露的,他并不知道赵嫣在京城的行踪。

赵嫣被秦王保护的太好,以至于无迹可循,但秦王若是在京城,赵嫣必定在京城。

于是他从宫中入手,得知崔嘉在那段时间入过宫中,崔嘉府中的管家被刘燕卿重金买通,刘燕卿才得了消息,崔嘉是在郊外送别崔家二老后的第二日才入宫。

从京城到郊外只有一条官道可走。

崔嘉带着二老必定不会走崎岖小路,如此崔嘉便会经过赵夫人的墓。

传闻赵夫人对崔嘉不错,崔嘉是否会下车凭吊?

而赵嫣若在京城,必定会去自己母亲的墓地。

在母亲的墓地前覆纱遮面是大不孝的举动。

刘燕卿心中有猜测,却没有证据。

于是特意诈他一番,见崔嘉心虚的神色,便知道自己的猜测为真,赵嫣未死的消息果真是崔嘉传入宫中。

刘府的马车吱呀走在宽阔的青石道上。

崔嘉背上沁出冷汗。

他不知道刘燕卿准备做什么。

刘燕卿是赵嫣旧人,知道自己在陛下跟前“搬弄陈年是非”,是想替赵嫣报仇?

崔嘉想着,观其神色,赵嫣未死的消息果真刘燕卿也知道。

赵嫣当初被判入刘府,说不定就是与这刘燕卿一起玩的一出金蝉脱壳。

此时听刘燕卿慢慢道,“听闻赵嫣待你不薄,你又何必如此坑害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