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65(2 / 2)

加入书签

陆俊迟道:“也就是说,很可能我们并没有接触到其后的谜题?”

苏回嗯了一声:“但是越往后就越不一样了,隆小宸,连城晏,那学海,这些人一个比一个位高,同时也在从小人物一步一步往上逐渐变为大人物。凶手的要求也是在逐步升级的,开始只是公布罪行,到后面要求媒体介入,到最后的时候,应该是群众和媒体关注度最高的时刻。下一个目标人物,一定是比那学海更有名,更有钱的人。而在凶手的认知中,觉得这个人是罪孽最重的。他希望这个人能够站到前台来。”

陆俊迟的声音从手机中传过来:“为什么凶手不采用正规的渠道去完成他的诉求?”

苏回解答道:“走上这一条路,是和凶手的性格,经历息息相关的。我认为,首先,他不相信法律,不确定是否用正规的途径,对方就会受到惩罚;其次,他可能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对方名誉扫地,身败名裂。”

他说到这里,忽然想到了一点,“我甚至怀疑,最后这一个人,是不是有罪的……三个证据确凿的罪人的审判,足以让人们对这最后的一个人产生质疑……”

陆俊迟一时不语,消化着苏回所说的信息。

苏回这时候想起了那个跟随着的女生:“还有一个人,是辅助凶手,她是女性,年龄14到18岁,高中生,应该是万户一中的女学生。她十分瘦弱,长相普通,沉默寡言。目前尚没有更多的证据能够表明这个女生在整个案件里发生的作用。她有可能是被胁迫的,也有可能是凶手的追随者或者是爱慕者。”

“所以第三场直播,有可能就是这两个人完成的对吗?”

“第三场直播应该就是他们伪造的,其中那位男性凶手化妆成了陶英旭,女生可能在一旁辅助,部分声音是提前录制的,所以这一场互动很少。屏幕之中出现的是女生的手,仔细放大了看,是有差别的。目的是让所有人相信,陶英旭是死于这一场直播之中。陶英旭的尸体只是在最后出现。”

陆俊迟继续提问:“根据法医的检验结果和陶英旭的离校时间进行判断,他大约死于四点十分到四点四十之间,也就是直播开始前。我有个疑问,凶手既然是想蒙混过关,为什么不把这一场直播提前或者后放呢?”

苏回眯起了双眼,拇指在手杖的猫头上反复摩擦着:“因为凶手认为陶英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他和凶手的牵连诸多,以他的死亡开场,可能会让警方很快查到凶手的身上。可是他又不想浪费这具尸体。凶手认为,把这一场放在整个直播的中后部,是把握最大的。凶手不清楚警方会在什么时候能够发现陶英旭的尸首,因此他才会让人守在周围,阻止有人发现真相。”

陆俊迟思考了一下,苏回的分析没有错,如果这一场直播是第一场或者是第二场,他们可能早就查到了一些相关的情况,那样凶手的后续计划就无法进行下去了。

陆俊迟问:“那你判断,直播可能还有几场?”

苏回道:“最多一到两场,这件事今晚就会结束。”

说到这,苏回忽然想到了莫秀秀的证词。

陶英旭的目的是引起所有人对于万户城的关注,希望能够把烂尾楼项目继续下去。

那么陶英旭的目的究竟是和凶手是有所分歧的,还是有部分交汇的?

如果依然是陶英旭在进行安排,他会把谁作为终极的目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