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21(1 / 2)

加入书签

。”

“颍川阳翟有一位隐士名为司马徽,淡泊名利,学识广博,更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等,被当地人尊称为水镜先生。”

他思索道,“不如由我前往阳翟,去请这位水镜先生出山吧。”

第六十八章

“水镜先生……”糜荏沉吟片刻, “略有耳闻,可以去试试。”

荀彧点头:“那我明早便出发去寻他。”

“这么快?”糜荏叹了口气,“好不容易接下来还能歇六日, 原以为能与文若两个人待在一起,没想到文若竟不打算陪我。”

荀彧:……

他无奈地看着这个人, 怎么也想不通有的人怎么就能这么厚脸皮,什么羞人的话都说得出口。

这儿可不止是他, 还有周慈呢!

正想着,周慈便识趣地退下了。

荀彧只好道:“那我便等子苏回朝后再去罢。”

他也不挣扎了, 反正每次都拗不过这个人。

正如今日午后,他明明不想答应的, 但听着这个人叹了两口气还是心软了, 结果被这人在书房里这样那样。

让他往后如何专心在书房里办公!

于是接下来几日,两人都窝在府中。修整关于未来的路线, 抑或看书,玩闹。大约劳逸结合是真的有用, 糜荏每日都是精神奕奕,光彩照人。

六日之后, 糜荏回朝处理政务,荀彧坐上马车前往颍川阳翟。

车行多日, 总算抵达目的地。

临近水镜先生的庄园时,荀彧下了马车, 亲自走到田边询问其中劳作的农人:“这位田公,敢问哪条路可以通往水镜先生的府中?”

“水镜先生,”那正在田间除草的农人转过头来看了他一眼, “往这条路直走到头便是了, 公子找他做甚么?”

他虽称荀彧为“公子”, 态度却是不卑不亢,没有普通农家对士族的诚惶诚恐。

荀彧细细看了他一眼。

见这人约莫四十岁,虽穿着一身粗布麻衣,手脚虽是沾满泥巴,通身却有一种通达内敛的气度,心中有了一个猜测。

他行了一礼:“鄙姓荀名彧,本为颍川阴县人,拜见水镜先生。”

“荀公子看出来啦,”司马徽笑了笑,“您要找的正是老朽。”

荀彧这个名字他听过,荀氏八龙的下一代,也是当今国师糜荏麾下的门客。前不久这年轻人主导了颍川荀氏的迁族,还说服了几个年轻人一起去往京洛投奔那位糜国师。

至于国师糜荏,他了解的不多,京洛诸多往事传到颍川亦有些失真。不过从这人言行与作为上来看,绝对是可以媲美李斯的相材。

不管如何,这些都与他这个老农无关。

司马徽道:“田间杂务诸多,恕老朽无礼。荀公子此番前来,有何贵干?”

他似乎也不打算回府接见客人,只打算在田垄间听荀彧说话。

荀彧也不在意,只恭敬道:“在下听闻水镜先生学通古今,造诣非凡,想请水镜先生出山。”

“使不得使不得,”司马徽摆摆满是泥土的手,“在下只是山野闲人,不堪重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