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1 / 2)
已经将面具和自己融为一体的人真的还能认出来镜子里的到底是谁吗。
《论语》是孔子学生写的不是穿越者的功劳!《西游》是吴承恩老先生的不是某些到平行时空的灵魂的灵光一闪!《红楼》是曹雪芹先生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呕心沥血不是某些直接因为金手指背下来的人理直气壮的获利工具!
还有已经被抄烂了的唐诗宋词——你可以使用,但不能理所当然的将其冠于你的名号,如果是你自己小心复原或者摸索出来科学技术那也没有关系,因为你能做出来,但是文学界的抄袭绝对是禁区中的禁区,徐天从来也绝对不会腆着脸说春江花月夜是他写的,也不会厚颜无耻的告诉众人三字经千字文是自己的杰作。
原因无他,只是良心不安。
“这是我在故乡学的技术,具体的发明者是谁不知道,不是我。”
每次的这种开场工匠们都习惯了,除了感叹一下领主故乡的繁荣剩下的就是努力摸索了,如果开始对这种话还有些不信现在也都琢磨明白了,毕竟徐天的一知半解和不自觉的各种习惯真的十分符合半懂不懂的外行人状态,爽快的承认反倒在匠人们这边刷了不少好感——不是每个人都有承认自己不行的勇气的。
第一个试验品徐天也不打算折腾太大的,打算直接从有详细数据的八立方米开始倒腾,图纸展开手指点上,工匠们很快放弃了自己七七八八的想法努力跟上领主的节奏。
“基本配置是一吨水泥两立方沙,六分碎石六百红砖,陶瓷管和钢筋看情况增减。”
这些数据显然对匠人们来说还是有点复杂,不过本来自己就不懂多少的徐大领主也没办法继续解释下去,只能华丽丽的忽视掉工匠们充满了大大的疑惑的眼睛,面不改色的继续叭叭细节。
“陶管和地下管道是一个模样,上釉直径两到三公分才算合格,钢筋要炒过的一分四粗才能使用,一米二长就算合格,为了防止到时候出意外你们搞一米五的过来,长了可以切掉短了没人有精准衔接的本事。”
一个合格的沼气池需要闯很多关,徐天给工匠们的时间是在秋收之前搞定不然只能延后到冬天继续了,秋收这种关乎粮食的大日子除了极少数人是都要下地收割的,虽然知道今年干旱基本上已经定下但谁知道这老天会不会在收粮的时候突然来场暴风雨呢,文科生学地理没错但想要凭借那么点高中知识判断天气纯属做梦!
一向对自己运气不怎么有信心的徐大领主现在就是一个难缠的甲方,轻飘飘嘴巴一张一合就往工匠脑袋上丢了一大堆难题,要不是工钱足够伙食好匠人们早就集体辞职了,哪还用为现在的沼气池烦恼呢。
挖坑的时候中心点和中心线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徐天提前准备好的墨斗软尺等好东西也发明了很大的作用,池子的半径确定再加六厘米才能做到整个半径的确立并画圆,进料口和出料口要提前确定好位置开合的时候才不会打扰他人……
这些杂七杂八的细节问题都是只有亲自上手才能发现的,虽然每个都不大却又多又密到了让人崩溃的地步,看着匠人们抓狂的样子徐天难得庆幸起自己的身份,和那些发际线已经开始上移的悲催人士相比批改文件都变得可爱起来了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