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93(1 / 2)

加入书签

清涵,一把拉过他,道:“清涵道长你不是为他逆天改命了吗?你是玉和的师父,神仙一般的人物,怎么会无能为力呢?你能救他第一次,就能救第二次,对不对?我的错我都认了,够了吧?你去救他啊!”

见清涵木然地阖上双眸,我又转向苏喻,殷切道:“还有你,你不是医术最高,最见不得人受苦的吗?你不是从小最敬仰他的吗?你现在愣在这里作甚?明明只是咳嗽罢了,怎会治不好呢?”

苏喻任由我抓着前襟,他半长的眼睫微垂了下来,深深地望了我一眼。

这般透着哀伤和不忍的眼神,我曾在他面上见过两次,一次是十年前的养心殿,一次是正阳门内。

那两次发生了什么,我失去了什么,自不必再说,那么这一次,这一次——

我仿佛能听到全身血液凝结成冰的声音。

谢时洵在我身后道:“老九,你知道么,上天给了你很多次迷途知返的机会。”

我缓缓转过身,见谢时洵抬起手,极慢地解着衣扣。

他一边动作,一边道:“你起兵前,明澜念及叔侄情分,几次三番欲阻你。”

我道:“是。”

他点点头,道:“即便在你兵败已成定局之时,你本可忍一人之辱,保全其余兵士性命。”

眼前闪过当日谢明澜阴蛰的神情,他对我道“谢时舒,你认错,你认个错,朕从轻发落你,留你和裴山行一条命,留这些叛军一条命,你究竟有何不满?”

我沉默不语。

谢时洵似乎也没有指望我的回答,他继续道:“后你为苏喻所救,世人都说救命之恩形同再造,而你却为了灭口对他刀剑相向,意图害他性命。”

谢时洵终于解完最后一个暗扣,他掀开衣襟。

只见分明的锁骨下,显出一道血色。

那是鲜红色的,没有愈合的一道刀痕,此时此刻,它都仿佛是刚刚才出现在他身上一般,他一动,刀痕便滴下一滴血红。

谢时洵也垂目望向那刀痕,道:“它,无法愈合。”

我失了神志般,茫茫然的,只能直望着那刺眼不祥的血红。

谢时洵又望向我,平静道:“明白了么?从始至终,哪怕你心存一丝的善念,都不会有今日的下场。”

我心中迷茫,又极为悲凉。

我望着谢时洵,不由自主地缓缓跪在地上。

我听到自己说道:“是我错了。”

出了门后,我立在中庭,怔了很久。

已进了三月,春风拂面不觉寒,入眼是白墙黛瓦,碧波荡漾柳浪闻莺,一派江南景色。

日头已经升得很高了,阳光极为和煦,映得这初春处处生机盎然。

很奇异的,我并不心痛,只觉得彻骨寒冷。

不过很快我便了然了,就像是被极锋利的匕首划了一刀,在那一刹那,并不会感受到痛,只会觉得冰凉。

而我现在,只是很疑惑。

明明日光月色都是最好、最公平的东西,忠臣孝子也照得,叛臣贼子也照得,无论多少罪孽加身,它都该是一视同仁的,但今日为何……

我望向那刺眼的太阳,喃喃道:“为何不照我?”

明知徒劳,我仍是忍不住又认认真真地问了一遍:“为何不照我?”

身后那人道:“殿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