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2 / 2)
他和其他小孩一起学习,却敏感地知道,自己是特殊的。他无法融进班级里,同学也不愿意接纳他。就连他的同桌,也认真地警告他,不许他超过课桌上的“三八线”。
这种格格不入因为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达到了顶峰。
那年冬天,困难儿童帮扶组织给他送来了两套厚衣服,一套是蓝色的加厚运动服,一套是红色羽绒服和牛仔裤。
送衣服来的哥哥说,衣服虽然不是全新的,但捐赠者没有穿几次,九成新,非常保暖。
贾冰换上羽绒服,顿时就舍不得脱下。
他从来没有穿过这么暖和的衣服,它那么柔软,摸着那么舒服,穿上之后,那些恨不得钻进骨头的寒气似乎都消散了。
次日,他迫不及待地穿着羽绒服去上课,一到班上,却迎来几道奇怪的视线。
课外活动时,他听见同学们议论纷纷——
“许真,这不是你的衣服吗?怎么穿在贾冰身上?”
“就是,去年我见你穿过一次啊。”
“哦,那就是我的衣服,我妈从国外给我带回来的。”
“那怎么在他身上?”
“我长个头了啊,穿不了了,我妈每年都捐衣服给困难儿童,他应该是分到了我的衣服吧。”
“什么?贾冰是困难儿童?”
这一天,贾冰没有上完课外活动,就悄悄离开的校园。
此后,他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困难儿童。小孩子们的直白与好奇有时分外伤人,他们讨论着他的身世,时不时向他投来可怜的目光。
每次被这样看着的时候,他都如坐针毡。他渐渐知道,自己渴望的并不只是坐在教室里,还渴望有一个家,一个关心自己的长辈。
后来,他认识了赵田军。
那是一个阴沉的傍晚,寒流来袭,眼看就要降雨。
他已经不再是困难儿童帮扶组织的救助对象,每天除了上学,还得偷偷打零工。
老板给他结了一周的工资,他小心翼翼地将钱收好,经过魏家巷子时,却被三个混混拦住,要他把钱拿出来。
钱是他的生活费,他拼命护住,可在经过一番拳打脚踢之后,钱还是被混混们抢走。
雨终于落了下来。他穿得单薄,不住地发抖。很少有店家敢雇佣童工,他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肯让他打工的,钱却就这么被抢了去。
积蓄许久的委屈和绝望忽然爆发,他坐在污水中,嚎啕大哭。
这时,自行车的铃声在他身边响起。他抬起头,见一个中年男人正看着自己。
中年男人正是赵田军。
那时,赵田军的头发还没有白,腿脚却像现在一样跛,推着自行车的把手,自行车的后面接着一个板车,上面放着各种各样的卤菜。
“这么大的雨,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