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4(1 / 2)
皇帝一看到信就瞬间想明白了来龙去脉,可也不能说燕洵做错了,如果他带走的那些朝官能够踏实办事的话,后面就定然不会给这群年纪不大的学生机会,且皇帝也有借口调动下面的京官、地方官去歧元县占据一席之地。
可偏偏他们自己没把握住机会,现在歧元县建衙门的差事半点进展都没有,实在是……太拖拉。
明明燕洵让他们知道了石门的存在、祭祀的存在,甚至是让他们亲眼看到参与祭祀的人得到了力量,可他们愣是没想明白歧元县的重要性。
“老四在那也好。”皇帝叹了口气道,“给保育堂第一学堂、第二学堂的教书先生传朕口谕,叫他们留意一下,看看有什么好苗子,不拘是学问好的,技术好也成。”
“奴婢遵命。”张瑞赶忙答应着,这就要下去安排。
“等等。”皇帝想了想又道,“若是教书先生问起来,你便直接跟他们说。这些学生也不一定全都去歧元县,得有一部分留在京城。”
张瑞轻轻点头,这回是真的退下了。
大殿里面重新变得安静,仿佛皇帝方才的话还在回响。
皇帝有些茫然的抬头,发现大殿竟是比以往都空旷许多,明明什么变化都没有的。
歧元县终于要变天了,被燕洵带走的朝官揣摩圣意也算是一点错都没有,皇帝虽然理智上知道自己该如何决定,可一想到将来歧元县会跟京城平起平坐,甚至是超过京城,他便有些感性。
坐了这么多年帝王,到现在身体康健,还能再活许多年,只是以前都从来是天下唯吾独尊,只有他一人说了算,可从今往后就会出现一个庞大的,由许多人组成的衙门,来跟他这个帝王抗衡。
他不再是天下独一无二的存在了。
大殿还是那么大,还是那么华贵,歧元县跟京城不一样,不会有这样宏大壮观的大殿,也不会有人高高在上的坐在椅子上,一言定乾坤。
以后一切都会不一样了。
“真是个妙人。”皇帝轻声道。
这些日子他纠结,甚至是迷茫,但都把控的很好,没叫人看出来,甚至是上朝的时候还表现的有几分强硬,即便是被燕洵带走半数朝官,也能把公务处理的很好。
下面的人只看到他这个帝王威风能耐都不减当年,却没猜到他是帝王,却也是人,心里头是会迷茫,甚至是害怕的。
718、第 718 章
张瑞是皇帝身边的老人了, 这么些年跟着皇帝一路起起伏伏走过来, 便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又是皇帝一直看中的人, 现如今这满京城里里外外的,谁不给几分面子。
倒是张瑞挺低调,极少出宫不说,便是有必要的差事要办,也绝对不会节外生枝。
这回张瑞来保育堂第一、第二学堂也是十分低调, 甚至是都没叫学生们见到,只见了诸位教书先生。
传达完口谕,张瑞也没耽搁, 站起来就要走。
可这口谕牵扯可大了,诸位教书先生心里头有些拿不准,便赶忙推出来一个代表,派出来追上张瑞,低声询问。
“这事儿啊, 其实早有章程,咱家就是个传话的, 倘若还有不明白的地方, 咱家说不清楚,先生倒是可以问问燕大人。”张瑞撂下这么一句话,这就转头走了。
教书先生也不能再继续追问, 只得跑回来, 火急火燎地写了信送出去。
信是借了火车送的, 跟宫里发出来的圣旨一起,同时到了燕洵手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