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2(1 / 2)

加入书签

方吏治的弊病。

巡盐御史为四品官员,算是中等官职,但是有参奏之权,折子可以直达天听。因此,林如海在巡盐御史任上提出颇多革除旧弊的法子,景和帝有的采纳了,有的没采纳,但总的来说,江南的吏治越发清明了,交到户部的税负也有所增加。

要说林如海也当真是个人才,原著里景和帝因为发现忠顺王等人的狼子野心太晚,反击的时候几近于困兽之斗了。林如海孤身入江南,倒还周旋了好几年,直到景和帝被逼退位的时候,才死于任上。如今景和帝对局势掌控要比原著里不知强了多少倍,有景和帝背书,林如海在地方的政绩自然和原著比起来,强了十倍不止。只江南一处,交到户部的税负就增加不少,可备不少刀枪剑甲,更叫人佩服的是,江南百姓的税赋并没有加重,只是被地方官员层层盘剥中饱私囊的少了。

又说贾敬高升,自然是喜事一桩,这日贾敬的各亲朋戚友送了礼,都到宁国府吃酒兼践行。

因有贾敬管教,贾珍可没像原著那样胡闹,贾珍虽然不如贾敬本事,倒也本本分分,知晓是非对错,不是个无法无天惹是生非的。贾蓉如今也七八岁了,入了族学,每日跟在贾琏屁股后头,对他二叔崇拜得什么似的。

这日吃了酒,贾敬交代一遍贾珍和贾蓉,即便自己不在家,也不能荒废学业,要勤勉上进,要孝顺母亲等语。贾珍和贾蓉一一应了。贾敬又交代崔氏,自己不在家这些时日,紧闭门户便好。若是实在有什么拿不准的,可以请教叔父,或者问贾琏也是一样的,琏哥儿虽然小,却是个再明白不过的人。又悄悄嘱咐崔氏道:“有什么事拿不定注意,也莫问婶子,婶子虽然辈分高,可不及琏哥儿一半明白。”

崔氏是一门宗妇,大家出身,政治素养在贾母之上,很多事情也明白。笑道:“老爷说的话我都记下了,老爷这一外出公干,只怕少也要年余才回来。老爷公务上的事,妾身不敢多问,只求老爷爱惜自己,自己珍重。”

贾敬见崔氏满脸担心,知道她是想起当年自己前去山东巡按的事,心有余悸,又柔声安慰了崔氏一番。

如今贾代善病了,贾敬自己也是有本事的人,临行前,便只来向贾代善辞了行,并未向上次前去山东一样,和贾代善商讨局势对策,省得贾代善劳心费神。

贾敬临行前,贾代善依旧借了两个长随给贾敬。自然,这次贾敬巡边,主要是去西北边境,贾代善倒不是借的善于航海的程进、程取兄弟给他,而是派了覃越带人和贾敬同行。

覃越说赖尚荣练了一身的邪功,虽然赖家本就是荣国府的家生子,一身一命都是主子的,但是赖家当年背靠宁荣二府,可是过了好些年鸡犬升天的日子的。有些人,好日子过久了,便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若是有一天这好日子突然没了,即便是因为自己违法乱纪罪有应得,也不会反省自己怎么将一手好牌打烂,而是去怪将自己绳之以法的人。赖尚荣此刻便恨荣国府入骨。

宁荣二府铜墙铁壁,赖尚荣不能将荣国府如何,贾敬外出巡边,若是身边没有高手保护,赖尚荣自然有机可乘。

贾代善也不知道自己剩下多少日子,他若哪天一口气不来,贾家也就剩下贾敬和贾琏相互帮衬了,其他人指望不上。贾敬是个出息的,贾琏虽然聪明,却年纪还小,离入仕还早,无论如何,贾代善都不能让贾敬此行有任何意外。是故,贾代善让覃越陪贾敬走一趟。

所谓怕什么,来什么,贾敬离京向西,直到平安州都还一路顺遂,只这出了平安州没过几日,就遇到了风险。

这一日贾敬一行走了一日,还没寻到宿头,就路遇劫匪。贾敬原是兵部侍郎,被贾代善点出弃武从文的弊病之后,自己也在武艺一道下过苦工,虽然算不得高手,但也比普通人强了不少。加之景和帝知道贾敬此行事关重大,贾敬一行也带了三十个精兵,普通山匪谁敢打官差的主意?这伙劫匪来得当真蹊跷。

果然一交上手,还没过多少招,那山匪头子就大呼上当道:“点子硬,扯呼、扯呼。”又呼啦啦的逃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